南通的城市重心已经不止盯着南大街,创新区、通州湾副城、北大街商圈正用项目落地、人才集聚和实打实的数据把“多中心”坐稳,而传统老中心靠文化厚度和地铁加持依旧稳在核心
说白了,这不是谁把中心“搬走”的故事,而是城市在长出更多“心跳点”
![]()
城市的能量被分成几股新潮水,往不同方向快速涌去
一边,是科创与教育医疗织密的创新区;
一边,是江海联动的通州湾副城;
另一边,是把烟火味和秩序做细的北大街商圈
旧与新并没有抢位,更多像是分工
先看创新区
端午后的一天上午,我在紫琅湖边看见晨跑的人擦着汗进咖啡店,里面俩年轻人抱着电脑小声讨论算法,门口的共享单车停得整整齐齐
2025年5月底开园的紫琅智谷与清昴智能等项目签约,创新区累计引进人才已超4000名,35岁以下青年占比超过75%
![]()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白天的实验室灯更亮,夜里的湖边也有人在打电话谈方案
这里有紫琅科技城、金融商务与企业总部两大中心,周边学校从紫琅一小到通中附校再到九年一贯制的紫琅湖实验学校串成一串,三甲医院附院新院区就在不远处
科创、教育、医疗、会展、商业、居住被压进同一张网,城市新中心的骨架基本齐了
我常想,愿不愿意把孩子的书包和自己的工位放在同一片街区,答案在这儿变得简单
换个方向,去通州湾
海风一吹,码头的塔吊像节拍器,节奏很稳
2025年上半年,通州湾示范区5项核心经济指标增速全市第一,签约59个项目、总投资超320亿元,在建亿元级工业项目46个;
![]()
蓝海新材料项目8月总体进度到40.5%,一期预计2026年9月投产
从疏港铁路到航道、高速,集疏运体系在补课,石化双循环基地、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临港配套,一个个板块在落格
“重大项目始终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我们要确保更多项目新开工、投产见效”
通州湾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陆忠华说
有业内人士提到,通州湾是南通落实长江经济带新出海口战略的关键抓手,达产之后对全市产业链的带动会非常直接
更扎心的是,沿海的风不等人,项目节奏也不能慢
再把镜头转到北大街商圈
午后两点,万象城东广场的小哥专属通道开着,保安摆手示意先取餐再扫码,专属停车区停得规整,谁先到谁先走,没了往日的喇叭声
![]()
自2024年10月起推进的“友好商圈”建设,2025年7月这里已集聚6个商业综合体、600余家企业,外卖和快递从业人员400多人,设了11个外卖快递站点
万象城、圆融堤调这些新品牌进来后,消费层次拉开了,和探险王国、金域广场、大润发、华强广场一起,商圈更有颗粒度
“万象城东广场设了2个小哥专属通道,早上10点前准时开门方便取餐,东西两侧各有2处专属停车区”
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徐炜介绍
而在管理端
“我们鼓励更多街道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商圈’,让服务从点上出彩走向面上开花”
崇川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沈建宏说
在我看来,这样的细节,就是把“好逛”升级成“好用”的关键一招
![]()
当然,老中心还在“扛把子”
走在南大街北段那420米的黄金路段,八佰伴、亚萍国际购物广场、文峰大世界、金鹰国际购物中心一字排开,人行天桥下,地铁口里外人流穿梭
濠河、博物馆、文峰塔撑起来的不只是景致,还有市民心里的情感坐标
有位在这儿开了二十多年店铺的老板跟我说,孩子上大学去了,但每次回来第一件事还是要来南大街吃碗小馄饨,“老城永远是老城”
地铁的加持进一步巩固了这里的核心地位,文化与交通在这里握了手
把镜头拉广些,南通的商业正是多点开花
中南世纪商业圈靠着市政府、体育会展中心、南通大学、狼山风景和一批现代市政设施,成了行政、商业商务、金融、居住、教育、体育六大功能叠加的新城区之一,房价也水涨船高
工农路商圈以圆融、文峰城市广场带动,金融与商业资源密集;
![]()
五水商圈里万达、欧尚、迪卡侬、宜家、赛格时代广场、1912扎堆,综合性很强
这些商圈并不是“同题竞争”,而是“分科作业”,定位清晰才能各自稳住客群
说白了,谁把“谁来、为何来、来几次”想明白,谁就更能熬过周期
回到顶层设计
《南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定下“一主一副、两带四组团”的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三中心、一湾三支点”
“一核”是CAZ中央活力核,包含濠河片区、中央商务区和南通创新区,承载行政办公、总部经济、金融服务等公共功能
换句话说,南通的“心脏”不止一处,跳动频率也不相同,但会协同推进全城的血液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你会同时看到创新区讲“转化效率”,通州湾谈“集疏运”,北大街强调“友好细节”
![]()
横向一比,路子也清楚
苏州金鸡湖新城更强调文旅与高端商业的融合,地标和湖景是一体的;
南通创新区的抓手则是科创与多民生功能合并推进,依托上海的创新转化模式更突出“把成果留在本地”
宁波的梅山湾发力港口物流和海洋休闲
通州湾副城则以高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与石化链条为主,更强调江海联动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关于“谁是南通未来新门面”,别急着下定论
有业内人士提到,三大新中心各有赛道,短期看项目进度与人气,长期还得看产业黏性、公共服务供给与交通节点的持续优化
还有人关心多中心下的商圈能否持续稳住客流与营收,这些都需要时间验证
![]()
至于通州湾某些产业集群达产后能否如期实现既定产值目标,也有相关观察在提醒要谨慎评估
稳中有进,进中有度,比“抢风口”更重要
对市民来说,变化是能摸得着的
商业层面,多中心让消费选择更细了:爱遛娃去探险王国,爱运动去迪卡侬,想静下来看看展就去CAZ一带
舆论层面,曾被贴上“老工业区”标签的地方,正被一个个新项目改头换面,城市形象自然更立体
战术层面,通州湾把江海联动做实,南通在长三角沿海开发中的位置被再次放大
社会层面,新中心带来的学校、社区医院、人才公寓和公园绿道,就是年轻人留下来的理由
有天晚上,我在紫琅湖边看见一场草地路演结束,主持人收麦克风时轻轻说了一句:南通的夜,越来越长了
![]()
眼下的看点也不难列:看创新区紫琅智谷的企业落地率与青年人才留存度;
看通州湾重大项目的开工率、投产率和集疏运体系打通的速度;
看北大街“友好商圈”能否从服务“做加法”走向经营“出效率”;
看CAZ中央活力核的功能是否进一步耦合
如果这些关键指标稳步向前,多中心就不仅仅是地图上的新名字,而是生活里的新秩序
最后想说一句心里话
城市的成长,不该是把光全打在新盘新楼上,而是让不同人群在不同片区都有“待得住”的理由
当你在南大街老店里端起一碗热汤,又在创新区的共享自习室里坐下,或者在通州湾的海风里看见灯火连成一线,那就是多中心的意义
南通不是在搬家,是在长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