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调秀肌肉
据观察者网消息,《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当地时间11月12日,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Amar Preet Singh)驾驶一架C-130J“超级大力神”运输机降落在拉达克地区的穆德-尼奥马空军基地,宣布这一位于海拔约1.37万英尺(约合4176米)的新基地正式启用。
英国路透社13日指出,该基地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不到30公里,被认为具备战斗机起降能力。去年10月,两国军队沿边境地区实控线巡逻达成协议,今年8月印度总理莫迪还罕见地访问了中国。
![]()
选在中印关系刚回暖时高调启用中银边境的军事基地,这波操作新基更像是一种战略试探,处处透着耐人寻味的信号。要想理解这次启用,得先看印度另一处空军基地——艾尼基地。
中亚失据与东方固守
近日,包括《印度斯坦时报》、《第一邮报》(Fistpost)在内的多家印度媒体称,印度在塔吉克斯坦的艾尼空军基地已于2022年完成撤离,该消息在近期被披露。
这个军事基地位于塔吉克斯坦,距离中国新疆边境仅20公里,是印度第一个也是唯一个海外军事基地,战略位置关键。印度自2002年起在此驻军,该基地既能监控阿富汗,又能威慑巴基斯坦,还对中国新疆形成牵制。塔吉克斯坦正式收回艾尼空军基地,不仅结束了印度长达二十年的军事驻扎,还意味着印度在中亚的战略遭受重挫。
![]()
撤离原因是,合约到期后塔吉克斯坦没有续租。之所以没有续租,被印度媒体广泛认为是中俄在中亚影响力增强,塔吉克斯坦故未续签租约。
印度失去该基地后,其在中亚的情报覆盖和战略影响力减弱。印度在中印边界的军事部署持续进行,此时宣布启用,有很可能是其在中亚的军事基地不在了之后,将资源更多的倾斜到边境上,某种意义上说,穆德-尼奥马基地的快速启用或许是为了弥补中亚战略缺口。
秀肌肉背后
《印度斯坦时报》提及,穆德-尼奥马空军基地的建设始于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期间,由印度边境道路组织BRO在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推进,核心动因是为了对抗中国在中印边境的基础设施部署优势,该工程投资约21.8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74亿元人民币),被视为拉达克地区“最重要的战略工程之一”。
![]()
对印度来说,拉达克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高原是块必争之地,它既能盯着中国阿克赛钦地区,又能卡住南亚与中亚的通道。据报道称,该基地拥有一条长约2.7公里的跑道,足以起降战斗机、运输机及直升机,配套设施包括机库、空管塔楼与硬化停机坪等。对于印军来说,此地有提升前线补给、快速部署战机等优势,虽然中印关系回暖,印度也断然不会放弃这样一个对自己极具诱惑力的战略位置。
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2023年9月为穆德-尼奥马空军基地奠基时,将其吹捧为“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在现实面前这个说法要大打折扣,首先,这个距离实控线过近的基地,在战时极易成为首轮打击目标,其生存能力令人担忧。其次,高原极端环境对装备和人员都是严峻考验,后勤保障成本将成倍增加。
更关键的是,单一军事基地难以扭转整体战略态势。相比中国在边境地区建成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线和完备的机场群,印度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不是几个前沿基地就能弥补的。
印度在用基地秀肌肉,既给国内民众交差,又能给未来的边境谈判加筹码。近期,印度受美国关税拖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反对党频频发难,加之其从在塔吉克斯坦的军事基地撤出,莫迪政府需要一些“强硬形象”转移注意力。但中印关系刚回暖,透露了点投机。
说白了,印度这波操作是“软硬兼施”,算盘打得挺响,但能不能如愿,还得看实力说话,毕竟边境博弈,靠单点秀肌肉可撑不起长远底气。对中国而言,看得清这步棋背后的虚实则尤为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