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园林人李建亮:与树打交道的27年

0
分享至


李建亮最怕“冒烟儿”的消息传来。他今年47岁,是北京市延庆区园林绿化局森林资源管护中心主任,负责全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140路24小时的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分布在延庆区各个山林最高处,将画面实时传回园林局监控室的大屏,一旦监测到烟雾,监控会发出警报。

收到警报时,无论在干什么,李建亮都要放下手头的事,直奔“火场”——在山、梁、沟里来回找,直到找到那个冒烟点。

他爱惜土地上的每一片林子。27年前,他从上一代园林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在荒滩、山地、平原上植树造林,其中有10年被分到林业资源调查的岗位上,天天背着设备往山里跑,摸清了整个延庆的林业资源底数和变化。

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李建亮看着这片曾经光秃秃的土地,一点点长起了绿的希望,如今延庆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2%。

这里的每一棵树都与他有关。到延庆的任何一个地方,他都能说出眼前这片树在哪一年被种下,是什么树种,他说,“看这些林子,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要好好守护这片林子,将它们交到下一代人手中。


2025年11月12日,延庆南部的南寨坡山顶,李建亮看着远处的山林。实习生 张启扬 摄

种树——在荒滩、山地、平原

站在延庆南侧的南寨坡山顶,向西远望,中间一大片开阔的平地曾是沙坑乱石遍布、被称为南荒滩的地方。两侧是山,风从两山间的关口吹来,穿过南荒滩,掠过八达岭长城、居庸关,直冲进北京城。二十多年前,这里全年大风天超40天,森林覆盖率不足7%。

1998年,刚中专毕业的李建亮被分到绿化办,赶上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南荒滩造林工程。这个土生土长的延庆人没想到,自己学了财会回来还是“种地”,只不过,这次种的是树。

在荒滩种树充满了艰辛。李建亮跟着老前辈们,踩着泥坑到地里去,拿锹和镐挖出一平方米大小、八十厘米深的坑,一铲子下去,全是乱石和沙子,得一点点把沙子、大石头掏出来。

沙坑不存水,栽不了树,要“客土种植”,从附近村子运土,没有车拉,就得人力扛过来。栽上树苗,把土填进去,有的坑上要铺一层稻草保湿。树栽上后,需要浇水,水还得要从别的地方引来。

油松、侧柏、黄栌、榆树、刺槐、杨树……一棵棵树立在了乱石荒沙间,绿进沙退,直至南荒滩被绿色覆盖,有了防风固沙的基础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治理的南荒滩,如今已是连绵的林场,阻隔了西北朔风和沙尘的脚步。


2008年,延庆区的山地造林现场。受访者供图

完成南荒滩的治理,在2005年之后,李建亮的工作重心一部分转移到了山地和平原造林上。

山地造林选定的其中一个树种是蒙古栎,现成苗木是稀缺品,得绿化办的园林人用容器完成育苗。

除了买种子,一到秋天,他们要到山上捡种子,再用沙藏催芽。每个冬天,像呵护孩子一样照顾这些温室大棚里的脆弱嫩芽。光照、温度、湿度都得适宜。但什么是“适宜”,书本上没有教,得靠实际的经验积累。一茬茬的树苗育下来,他们终于知道,15℃是蒙古栎发芽的最适合温度。

李建亮记得,冬天的早上,他们要将棚顶四十八块草帘一块块拉上来,中间不敢松手,一松手人就会被带下去;最怕碰上下雨下雪,草帘是之前的三四倍重,得花一上午的时间。有空了,就蹲在苗子旁,剔掉嫩芽旁的一株株杂草。经历两个冬天,嫩芽长成十几厘米的树苗,被移栽到山地上。

雨季是最好的造林时间,前一天,他们守着电视机看天气预报,要是第二天有雨,就赶紧组织人上山,把苗子栽上。“越雨大,越上山做活去。”男女老少带着铁锹镐头,背着带泥坨的树苗,骡子身体两侧的筐里也驮着苗子,浩浩荡荡,上山。

“山地造林是不可复制和修改的。”李建亮说,保证成活率是最重要的事,第一次种树不成功,后续需要付出几倍的成本再弥补,因此,种下的每一棵树都得更加仔细。

施工队挖完树坑后,李建亮要逐一验坑,每个地方都得走一遍。“大老远地把土、树苗和水背上去,不能让功夫白费。”

树栽活了,还得对树苗进行抚育。头三年,树下的草得割,要保证树苗永远比草高;缺水了再弄水去浇点水。李建亮打心底觉得自己得把林子管好,“你负责这片地,不能让它差了。”

如今,绵延的群山已布满林木,色彩斑斓。榆树、新疆杨、槐树是阔叶林,整个春夏都是绿色的;秋季看红叶,黄栌、元宝枫、蒙古栎、白蜡都能满足需求;冬天还有油松和侧柏是绿油油的。

李建亮说,色彩搭配,是老园林人们花了大心思的。这些树,装点成了如今游客们在八达岭群山看到的景象。


2009年1月,李建亮在山林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受访者供图

林调——10年艰苦

“‘赖天’上工地种树,好天去野外调查。”这是李建亮10年间的日常。

2005年之后的10年时间里,除了造林,李建亮有另一个重要任务,对延庆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

在地图上拉出网格,经纬线的交叉点就是他们应该去调查的地方,这个点会随机落在沟里、河里、山梁上……林调人员必须找到并到达这个点。

年初,李建亮和同事会盘一盘这些点,做好一年的计划,远的地方留给昼长的夏天,最好在五六月,以防再过两三个月草木更加茂盛,蛇虫增多,危险和变数增大。冬天天黑得早,就去近一些的地方。落在平原上的点得省着点儿用,去山里累了,就找一个平原上的点位歇一歇。

确定点位后,需设立一个边长为25.82米的正方形样地。在样地的西南角点用角规精确地划定角度,然后用镰刀清理出样地的边界。接着,用红漆在样地边界的树木上做标记。这样的做法不仅便于进行调查工作,还能为后续的林业调查人员节省重复划定样地的时间。

一些样地,前辈已经来过,在西南点上立下标识物:一个七八十斤重、用钢筋支撑、浇筑混凝土的四棱柱。

新设的样地,要重新打桩。去远的深山,早上五点就得出发,翻过几个山头,可能下午一点才到。背着水泥桩上山是件苦差,李建亮的肩膀常被硌得生疼。

到了地方,先挖坑埋桩,括出样地后,每木检尺——给样地内每一棵符合标准的树量胸径,钉上号码牌,画样地内每棵树的点位图。西南角点两平方米内有多少种草,也都得数出来一一记录。

这些数字凝聚着林业调查人员的心血,累积成延庆区的林业调查数据,用作高校研究,汇入国家资源数据库等。

除了水泥桩,他们还要背着干粮和水,带着铁锹、角规、量尺、夹子以及标牌、毛笔、漆——这三样都要带双份,山里的路不好走,栽跟头、从坡上滚下来是常事儿,到时漆洒了,毛笔可能也折了;至于标牌,每次都得背一大摞,多的时候,一块样地里能有大约260棵树需要钉牌。

那时没有详细的地形图,李建亮上山时,拿的是一个等高线图,根据前辈留下的参考去找点。

“20世纪80年代那批老林调人是最辛苦,也是最认真的。”从他们的记录里,李建亮能感受到这一点。那时没有GPS,没有相机,他们摸索着进山,蹚出一条路,再凭借记忆记录下来:如何才能到达水泥桩所在的坐标点。

说到这里,李建亮拿起一支笔,在办公桌上的一张白纸上比画:很多时候,样地调查表上这样写,先到某某村,村里有个大石头,沿着大石头附近的小路向前走五十米后,再向西南70°走一百米有棵油松,顺着油松进山沟,有一座小庙,向左25°走八百米后上梁头(山顶),下山……要是没找到那座小庙,准是走错了,得回过头去重新找。

进山时常有“奖励”,遇到山楂树就去吃俩山楂,路过核桃林,去捡一兜山核桃,歇一会儿。就像沿着路线寻宝,辛苦中也觉得“特有意思”。

10年间,李建亮的足迹就这样踏遍了延庆的山林。


2009年7月,李建亮(右)和同事在寻找样地途中。受访者供图

防火——守护种下的林子

现在,李建亮要做的是守护这些凝结了几代人心血的林子。防火,是最重要的事情。

马上要到寒衣节,这是一个防火的重要时间节点。平时,他们给村民发防火宣传单,去村里讲森林防火,时刻绷紧防火这根弦。

11月12日,正在采访时,同事敲门进来,询问发送防火提示短信的时间。按照李建亮多年的经验,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寒衣节前上坟,尤其是当天上午。最终,他们商定,从寒衣节前五天就开始发送短信,寒衣节早上,再集中发送一批。

森林火灾,重点在防。延庆12万公顷的森林,依靠着15个乡镇的5000多名护林员。

基层的事情大多琐碎而复杂。山区、平原以及不同的乡镇各有各的情况,需要因地制宜;每年9月,李建亮要给15个乡镇开展护林员培训,教他们防火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如果着火了怎么躲火、如何上报……还要给护林员准备胸卡、红色袖标,给山地护林员做橘色的棉马甲,马甲印上森林防火几个字,借此希望对山林里的游客起到警示作用。


2024年冬,李建亮(右一)和同事在寻找样地途中。受访者供图

几乎每一天,李建亮都会开车出去转转,随机到几个护林点检查,督促护林员按时上岗。“即使乡镇报上来‘护林房100%有人值守’,我们信,但该查还得查,不能疏忽大意。”

在延庆,“森林防火”的元素无处不在:路旁飘扬的红色宣传旗,随处可见的防火警示牌,进入山区时耳边响起的防火提示音,山顶的瞭望塔和24小时监控,这些都时刻提醒着人们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李建亮推动区里对护林房进行了升级。最开始,护林员们值守在村口的大石头上,风吹日晒;2010年初,他们给护林员搭铁皮房,十多年过去,很多已是四处漏风。2023年起,延庆区改造提升护林房,在多个护林点搭建出一个六平方米的小房子,房子四周都是窗户,方便护林员瞭望,白天太阳照进来,屋子里也能更暖和。护林房里挂着防火的规章制度,无论是谁,要进出山林都得登记。

27年与树打交道的经历,让李建亮成为延庆山林的“活地图”和“百科全书”。他常设想一种情况,如果在深山发生大火,他该如何引导消防队员以最快的路进入。彼时,手机没有信号,山路也无法导航,怎么办?

他有自己的优势,既熟悉地形,又能和当地村民沟通,“他们如果说走马子梁第三道梁的垭口,我能立马想起当时我们从哪条路往上拉的树苗”,他可以给救援人员指一条最快到达烟点的路。

从护林房“查岗”出来,李建亮开车穿过新疆杨环绕的公路,也路过公路两侧他曾亲自参与打造的“林灌丛”景观,原先的龙庆峡荒滩四期,现在已经是郊野公园。他想起小时候骑车,每到这里,风刮起尘土,骑也骑不动,只能下来推车走,沙子迷得眼睛也睁不开。

车开到南寨坡山脚,李建亮徒步进山,“您已进入森林防火区域”,山中的自动感应装置提醒。他一路穿过油松和侧柏林子,到达山顶远望,风从远处来,深秋中的群山绿色波动。这里有他栽下的树苗,如今仍在继续生长。

新京报记者 赵敏 实习生 张启扬

编辑 刘倩 校对 卢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美团:2025年洗浴中心订单量增长30%

美团:2025年洗浴中心订单量增长30%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6 18:31:03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牛锅巴小钒
2025-11-16 00:35:04
为什么西方国家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为什么西方国家都不喜欢中国?英国专家:中国有一个“老问题”

博览历史
2025-11-16 11:45:03
美国平权政策大逆转,最高法院6:3废除种族考量,华人家庭炸锅了

美国平权政策大逆转,最高法院6:3废除种族考量,华人家庭炸锅了

壹知眠羊
2025-11-16 14:14:01
12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三轮上路4必查,除了戴头盔还有这些!

12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三轮上路4必查,除了戴头盔还有这些!

林子说事
2025-11-16 11:04:42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风雨之夜托孤,欧洲在中国“备份德国”,何其悲怆壮烈!

卷史
2025-11-06 08:44:25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800年来第一个访华的泰国国王,这是干嘛来了?

观察者网
2025-11-14 16:04:07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在养老院,我发现最受欺负的,不是没钱没势的老人,而是另外3种

诗意世界
2025-11-15 21:41:58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王玉雯的胸型有多好看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22 07:37:39
24岁女主播约见榜一大哥,被关地下室折磨3小时,出来时人都垮了

24岁女主播约见榜一大哥,被关地下室折磨3小时,出来时人都垮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8:47
东莞开展夜查行动,检查出租屋等场所!

东莞开展夜查行动,检查出租屋等场所!

知肇分子
2025-11-16 22:27:17
一场全运百米预赛结束中国历史TOP10换俩人 李泽洋10秒08太炸裂!

一场全运百米预赛结束中国历史TOP10换俩人 李泽洋10秒08太炸裂!

劲爆体坛
2025-11-16 13:18:05
东京餐厅厕所门:樱花妹与黑人男友的“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神反转!

东京餐厅厕所门:樱花妹与黑人男友的“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神反转!

日本物语
2025-11-16 20:33:33
炸锅了!网友吵翻了!无锡地铁延伸

炸锅了!网友吵翻了!无锡地铁延伸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16 10:45:48
清10北6科5上4复1浙3南3,2025院士评选出结果?周志华终成正果?

清10北6科5上4复1浙3南3,2025院士评选出结果?周志华终成正果?

趣笔谈
2025-11-16 14:30:47
1989年,方方的遗孀上书中央请求为他平反,薄一波:我得说公道话

1989年,方方的遗孀上书中央请求为他平反,薄一波:我得说公道话

帝哥说史
2025-11-17 06:35:02
德国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和樊振东上海吃火锅,称除了樊振东几乎赢了所有人;其二十余年职业生涯,曾同5代国乒选手竞争

德国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和樊振东上海吃火锅,称除了樊振东几乎赢了所有人;其二十余年职业生涯,曾同5代国乒选手竞争

极目新闻
2025-10-18 23:40:20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王宝强佟丽娅都想不到!陈思诚拿到最佳导演奖重重地感谢了王宝强

心静物娱
2025-11-16 11:18:26
神舟二十二号秘密出征!太空快递员解锁新技能,中国航天再破局

神舟二十二号秘密出征!太空快递员解锁新技能,中国航天再破局

探史
2025-11-16 09:53:00
2025-11-17 07:08:49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8126文章数 25055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数码
游戏
旅游
公开课

亲子要闻

一分钟教你判断孩子的咳嗽代表什么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旅游要闻

年度名场面!燕雀湖池杉林层林尽染,治愈你整个冬天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