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既有过文化交流的佳话,更有过长达千年的侵略与掠夺史。提及日本侵略中国,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1931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但这段历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日本历代统治者“大陆政策”的延续。从唐朝的白江口之战到近代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跨越千年,累计达14次,每一次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的历史进程。
一、溯源: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起点与早期试探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并非始于近代,而是源于其对大陆资源的觊觎和扩张欲望。早在隋唐时期,日本就已开始对中国周边地区进行军事试探,这成为其侵略历史的起点。
1. 白江口之战(663年):日本首次军事挑衅
![]()
公元7世纪,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时期。百济联合高句丽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663年,唐朝派军支援新罗,与百济、日本联军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展开决战。当时日本出动战船400余艘,兵力万余人,而唐军仅有战船170艘,兵力2万余人。尽管日军在数量上占优,但唐军船坚炮利,战术得当,最终以少胜多,焚毁日军战船400余艘,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白江口之战是日本历史上首次主动出兵中国周边地区,虽未直接侵略中国本土,但本质上是日本试图挑战唐朝在东亚的霸权,为其日后向大陆扩张埋下伏笔。此战之后,日本意识到与唐朝的差距,转而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但扩张野心并未熄灭,只是暂时蛰伏。
2. 明朝倭寇侵扰(13世纪-16世纪):持续三百年的沿海掠夺
元朝末年,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大量战败的武士、浪人以及商人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形成了“倭寇”。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破坏了中国沿海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
明朝建立后,倭寇之乱愈演愈烈。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倭寇侵扰中国沿海地区长达三百年,涉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多个省份。其中,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最为严重,倭寇甚至一度攻打到南京城下。明朝政府先后派遣戚继光、俞大猷等将领抗击倭寇,经过数十年的艰苦战斗,才最终平定倭患。
倭寇侵扰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长时间的侵略行动,其本质是日本封建领主支持下的海盗式掠夺,给中国沿海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让中日两国的关系陷入紧张。
3. 万历朝鲜之役(1592年-1598年):以朝鲜为跳板的大陆扩张
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妄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进而称霸世界。1592年,丰臣秀吉派遣20万大军入侵朝鲜,朝鲜军队节节败退,很快就丢失了大片领土。朝鲜国王向明朝求援,明朝政府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派遣大军入朝作战。
![]()
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七年,分为两个阶段。1592年至1593年为第一阶段,明军与朝鲜军队联手,收复了平壤、汉城等失地,日军被迫求和;1597年至1598年为第二阶段,丰臣秀吉再次派遣大军入侵朝鲜,明军与朝鲜军队再次联手抗击,最终在露梁海战中大败日军,丰臣秀吉病逝后,日军才彻底退出朝鲜。
万历朝鲜之役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出兵中国周边地区,其目的是明确的侵略中国,只是由于明朝的强大和朝鲜的抵抗,才未能得逞。这场战争消耗了明朝大量的国力,也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
二、近代:日本侵略中国的全面扩张与14次侵略铁证
进入近代后,随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国力迅速增强,而中国则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从局部渗透到全面侵略,先后发动了14次大规模的侵略行动。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渗透(1840年-1868年):情报收集与势力渗透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日本明治政府意识到这是侵略中国的绝佳时机。他们派遣大量间谍潜入中国,收集情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同时,日本还通过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华通商、传教等特权,为日后的侵略行动做准备。
2. 台湾侵略战(1874年):首次侵略中国本土
![]()
年,日本以琉球船民在台湾遇害为由,派遣3000余名日军入侵中国台湾。日军在台湾烧杀抢掠,遭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由于当时中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被迫与日本签订《北京专约》,承认日本对台湾的“保护权”,并向日本赔偿军费50万两白银。
台湾侵略战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侵略中国本土,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3. 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瓜分中国的开端
![]()
1894年,日本借口朝鲜东学党起义,派遣大军入侵朝鲜,并蓄意挑起与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军事落后,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先后丢失了朝鲜、辽东半岛等大片领土。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其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也让西方列强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联合侵略的罪恶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西方列强以“保护侨民”“镇压义和团”为由,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派遣了2万余名日军参战,占八国联军总兵力的一半以上。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参与了洗劫北京故宫、颐和园等罪恶行径。
![]()
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向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也通过这场战争获得了大量的侵略利益,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华的势力。
5. 日俄战争中的中国东北侵略(1904年-1905年):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
1904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是日本和俄国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中国清政府被迫宣布“中立”,但中国东北人民却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大量的房屋被烧毁,粮食被掠夺,人民流离失所。
![]()
1905年,日本战胜俄国,与俄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获得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所有特权,包括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南满铁路的经营权等。日俄战争后,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和控制,为日后发动九一八事变埋下了伏笔。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山东侵略(1914年-1918年):夺取德国在华权益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以“对德宣战”为由,派遣大军入侵中国山东,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特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下,中国政府最终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但日本仍然占据了山东的部分地区,直到1922年才被迫归还。
7. 济南惨案(1928年):血腥的武装挑衅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军进入山东,日本为了阻止中国统一,派遣大军进驻济南,并蓄意挑起事端,制造了济南惨案。日军在济南烧杀抢掠,杀害中国军民万余人,包括国民政府驻山东交涉署特派员蔡公时在内的多名外交人员被日军残忍杀害。
![]()
济南惨案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次血腥的武装挑衅,充分暴露了日本妄图分裂中国、阻止中国统一的侵略野心。
8. 九一八事变(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给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国东北军不战而退,日军在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
![]()
1932年,日本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对中国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局部战争阶段,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9. 一·二八事变(1932年):进攻上海的试探
![]()
1932年1月28日,日本为了转移国际社会对中国东北的关注,派遣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日军在上海烧杀抢掠,遭到了中国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顽强抵抗。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被迫退出上海,但仍然在上海保留了大量的驻军。
10. 长城抗战(1933年):阻止日军南下的战斗
![]()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后,继续向中国华北地区进攻,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组织了长城抗战。中国军队在喜峰口、古北口等阵地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由于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最终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承认了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并将华北地区划分为“非武装区”。
11. 华北事变(1935年):妄图分裂华北
![]()
1935年,日本为了进一步侵略中国华北地区,制造了一系列事端,提出了“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不平等要求,妄图将华北地区从中国分裂出去。日本还在华北地区扶植汉奸政权,进行分裂活动,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一二·九运动爆发,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2. 七七事变(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全面战争阶段,也揭开了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13. 八年全面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最残酷的侵略与最顽强的抵抗
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包括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重要城市。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大量的惨案,如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平顶山惨案等,杀害了数千万中国平民和战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
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打击下,日军的侵略气焰逐渐被遏制。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4. 战后残余势力的侵扰(1945年-1949年):侵略的余毒
日本投降后,部分日军残余势力仍然在中国境内进行骚扰和破坏活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和国民政府的军队发生冲突。同时,日本还在中国遗留了大量的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长期的威胁。
![]()
日本对中国的14次侵略,跨越了千年时间,从早期的军事试探到近代的全面扩张,从海盗式的掠夺到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每一次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日本侵略中国的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