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真的急了。
大周末不陪家人,连发四条微博翻旧账,拼命证明“小米SU7很安全”。可网友不买账:“你当初说‘颜值是王道’的时候,怎么没见你提安全?现在出事了,才想起安全是‘前提’?”
![]()
这不是公关危机,而是一场人设崩塌后的慌乱补救。
雷军的困境在于:他过去十年靠“真诚”“理工男”“和用户交朋友”的形象打天下,把营销话术包装成真心话。
![]()
可汽车不是手机,手机死机可以重启,系统卡顿能靠OTA修复;但汽车一旦失控、车门打不开、电池起火,三条人命就没了,没法回滚,更没法道歉了事。
3月安徽铜陵事故,三名年轻女孩在智驾模式下撞上施工锥桶,车辆燃烧,车门无法打开,全部遇难;10月成都凌晨车祸,驾驶员同样因车门锁死未能逃生。
![]()
家属质疑AEB未识别障碍物、应急设计缺陷,雷军却只在微博晒“嫩芽黄车身阳光下更好看”,这种轻飘飘的态度,早已刺痛公众神经。
如今销量下滑(10月环比暴跌43%),舆论反噬,他才急忙翻出2023年的微博:“看!我早就说过安全第一!”
![]()
可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你既说“好看是第一位”,又说“安全是前提”,到底哪句算数?
普通消费者不是法律专家,听不懂“产品定义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语境区分。他们只记得,发布会PPT上反复强调“颜值王道”、“轮毂最难做”,却很少听到对碰撞结构、逃生机制、热失控防护的深入讲解。
![]()
当生命在熊熊大火中消逝,再漂亮的轮毂也救不了人。
更讽刺的是,雷军一边喊“安全高于一切”,一边被曝出“巨省电空调”根本不省电、“碳纤维前舱盖”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维权,小米却用管辖权异议拖延诉讼;媒体报道问题,记者竟收到辱骂邮件……
![]()
这种“嘴上重安全,行动重控评”的双标,才是信任崩塌的根源。
网友说:“雷总说话要戴放大镜,小字坑人。”这话扎心,但真实。
小米最擅长,用宏大叙事掩盖细节陷阱:发布会上讲“对标保时捷”,却不提基础版智驾功能有限;宣传“五星安全”,却对极端场景下的系统盲区避而不谈。这种“选择性透明”,本质上是对消费者的不尊重。
![]()
而最致命的,是雷军至今仍未直面核心问题:为什么多起事故中车门无法打开?
是电子锁故障?断电保护机制缺陷?还是为追求密封性牺牲了机械冗余?这些技术细节,一句“安全是前提”搪塞不了,晒几张旧微博更糊弄不过去。
真正的企业担当,不是事后自证清白,而是事前敬畏生命。特斯拉出事故会公开数据日志,比亚迪敢直播针刺实验,而小米呢?除了删差评、控评论、让法务部冲锋,还剩什么?
![]()
雷军或许委屈:我明明重视安全,为何被误解?可公众愤怒的,从来不是某项技术不足,而是态度傲慢。
当你在发布会高谈“速度是信仰”,在事故后沉默如金,在股价下跌时才想起“安全很重要”,这种功利主义的切换,比产品缺陷更伤人心。
年轻人曾因“为发烧而生”爱上小米,如今却因“为流量而活”怀疑它。如果连生命都可以成为营销节奏里的一个变量,那所谓“民族品牌”“科技梦想”,不过是镀金的生意经。
![]()
雷军若真想挽回信任,请别再玩文字游戏。请公开事故车辆完整数据,请改进车门应急机制,请停止对批评者的围剿。否则,再多的“安全声明”,也盖不住烧焦的车身里,那三声再也听不到的呼救。
毕竟,安全不是口号,是生死关头能推开的那扇门。而今天的小米,连这扇门都没给用户留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