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陈振
来源 | 财经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明星餐饮光环正加速褪去。
明星餐饮,已经收割不了理智的消费者了。
以前大环境好的时候,开一家火锅店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更不用说有明星背书的餐厅了。
2018年贤合庄火锅以单店加盟费48万元、两年扩张800家门店的疯狂战绩,印证着明星光环的吸金魔力。
![]()
在那个“半年回本、年入百万”的暴利神话时代,明星餐饮的加盟手册上写着诱人的数学公式:明星流量×标准化复制=躺着赚钱的印钞机。
但当消费理性回归,这套“流量收割”模式迅速显露出裂痕。
如今再来看火锅赛道,尽管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容,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火锅市场规模达6175亿元,同比增长5.65%;2025年预计突破6500亿元。可以看到火锅市场的规模仍在持续增长。
但是背后却是一个个闭店的辛酸泪。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火锅门店总量达53.64万家,近一年新增门店超16万家,净增长-28345家。
这意味着,近一年里,有19万家火锅店倒闭出局。
![]()
而贤合庄也从800多家门店缩水至25家,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加盟商血本无归的教训:当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缺乏产品力、服务力的明星餐饮,终将被觉醒的消费者淘汰出局。
近日,又有一家明星火锅店,撑不住了。
![]()
曾日均营业额150万
是火锅“排队王”
根据媒体报道,11月6日,由薛之谦创立的上上谦火锅发布了一则关于其广州店即将歇业的公告。
“因租约到期,本店将于12月15日正式闭店……”
![]()
这是上上谦火锅在广州的唯一门店,该店结束营业后,上上谦的全国门店就仅剩上海南京东路店一家了。
上上谦火锅店是薛之谦在2012年与好友合伙创业开的。
当时薛之谦拿出60多万积蓄及卖房所得等,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上上谦”串串香火锅店。
![]()
凭借“夜店风装修+成都平价串串”的差异化定位,以及薛之谦的明星背书,火锅店的生意迅速走红,门店大排长龙,首店开业第二年直接实现盈利。
![]()
到2017年时,上上谦已开到第五家门店,据说每天流水稳定在150万,年营业额在5.4亿左右。

巅峰时刻,据媒体报道,上上谦门店曾达到28家,其中直营8家,加盟20家。
只不过,还没风光几年,上上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转折发生在2019年2月,天眼查显示薛之谦悄然退出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序列,其父薛良园接棒成为新投资人。
这场看似家族企业传承的变动,实则是明星与品牌切割的开始。
九个月后,薛良园联合李渊林成立关联公司上海弘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00万元,试图以资本运作延续品牌生命力。
![]()
然而这场资本游戏仅维持两年,2021年7月薛良园再度解绑退出,最终股权结构定格在汤妍涵(60%)与李渊林(40%)的联合控股模式。
![]()
也是在2021年之后,上上谦就再也没有开出新店。
之后更是接连关店,在2023年12月,上上谦的门店数就从巅峰时期的28家缩减至2家。
![]()
到了2025年,就仅剩下上海一家独苗了。
不过几年光景,风光不再。
薛之谦曾在微博上说过,“上上谦能让我赚点小钱做唱片就行了。”
![]()
然而,现在他的唱片依然畅销,但火锅店却快消失了。
在关店潮之前,上上谦还曾屡次陷入争议。
2020 年 6 月、9 月,上上谦南京东路步行街店、长宁店先后被检出餐具含大肠菌群。
![]()
新闻曝光此次食品安全事件后,恰好又赶上疫情,口碑的下滑叠加客流减少,店铺亏损严重,自此就“萎靡不振”,最终也逃不过倒闭的命运了。
![]()
明星餐饮,割不动了
餐饮作为门槛最低的创业项目,曾是不少明星的投资首选,尤其是火锅赛道。
然而,正因为它低门槛,所以竞争大。
作为绝对的红海市场,火锅品牌想要做好并不容易。薛之谦就曾经在节目中提到过,“做餐饮利润很低,需要靠翻台赚钱。”
![]()
跨界经商本就不是易事,它还要考虑市场环境、行业壁垒等多种因素,如果不能了解即将进入的行业,将每个环节摸索清楚,很容易失败。
很多时候明星往往只是投资钱进去,对于运营管理是一问三不知,餐饮除了财力,还要有人力、精力,做餐饮本就是一门苦力活,它没有想象中“躺着赚钱”的幻想。
因此,同样是为了赚钱,开一家店、经营一个品牌,和“利用身份赚快钱”的差别还是不小的。
![]()
当明星餐饮店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品牌只想着扩张门店,却没有想着提高服务和品质,靠营销噱头换来的网红店铺,最终只是徒有虚名,再大再多的明星光环也无济于事。
如今更加理性的消费者也不会再甘当冤大头。
有明星艺人加持的火锅店虽然能够吸引一时的顾客,但要长久地保持市场竞争
力,仅靠明星效应明显是不够的。
陈赫投资的贤合庄因门店天花板坠落、大肠杆菌超标等食安事故口碑崩塌。
![]()
郑恺曾经投资的火凤祥鲜货火锅也在2021年被曝光加盟店存在黄喉变质发臭洗完继续用、卤肉发酸遮不住、生菜客人没吃回收、蘑菇不洗给客人等食品安全隐患。



而火凤祥鲜货火锅成立之初一直宣称的是“鲜货火锅”,新鲜送到,现切现卖,但实际上,所谓的骨头汤是用料包煮的、食材也是不新鲜的。

在经营层面上来说,大部分明星都相当于“甩手掌柜”的角色,也就是只负责收钱不负责内部管理。
这也就容易导致门店由于监管不严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
缺乏对餐饮行业品控、服务链条等核心环节的持续把控,曾经被明星光环掩盖的致命伤就会开始浮出水面。
![]()
明星IP能快速引爆关注,但若产品与服务无法承接流量,反而会加速口碑反噬。
当消费者不再为“爱豆同款”买单,火锅店终究要回归好吃、新鲜、品质的本质竞争。
![]()
回归本质
明星餐饮“祛魅”
经历了行业的洗牌,消费者个个都变聪明了,如今的明星流量早已成昨日黄花,产品力才是在这个红海市场决胜未来的关键。
当下消费者更愿为“产品价值”买单,这要求餐饮品牌必须构建“口味-服务-体验”的完整闭环,围绕锅底、食材、细节、质价比四大要素,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火锅行业高度标准化的今天,锅底始终是决定品牌生死存亡的“定海神针”。这份浓稠的液体承载着地域文化密码与味觉记忆,其标准化进程是品质管控的底线。
![]()
此外,食材创新更是已成为火锅行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路径。
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换汤不换药”,真正的差异化创新需遵循“地域适配+价值重构”双轮驱动逻辑——既要让食材与区域饮食文化、消费场景深度契合,又要通过供应链透明化与体验升级,将食材的稀缺性转化为可感知的消费价值。
![]()
比如在今年7月份,当全国多地被高温笼罩时,云南20余家海底捞门店悄然掀起一场“舌尖上的火把节”。以“云滇”命名的区域限定菜单携20款新品强势登场,主打“云南现舂酸汤锅”及取材自云南的黄牛肉产品。
而细节更是加分项,最终目的就是让顾客吃的舒服、吃得开心。
就像前面提到的云南海底捞,除了美食,其还将当地文化融入消费场景。7月18日起,正值云南多地火把节,昆明多家海底捞门店员工身着民族服饰服务,不定期开展打跳等民族歌舞互动活动,昆明顺成广场店更邀请少数民族乐队驻唱,每晚10点后为顾客带来特色夜宵体验。
![]()
质价比更不是纯粹的低价,而是好吃不贵,让顾客觉得这顿饭值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品牌将一部分非必要的成本投入到食材中,让顾客感知“没花冤枉钱”,从而主动回头复购。
![]()
属于上上谦的流量时代已然落幕。当消费者用味蕾投票成为新常态,明星餐饮的生存法则终将回归本质——毕竟,再耀眼的明星,也填不饱食客对美味的永恒期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