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
我家小欢今年九岁,最近几个月真的干净利落地察觉到他身高在跃动。医生提到,孩子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婴儿期,一岁以内的孩子身高每年能长约25厘米,2-3岁时平均6-7厘米。第二个高峰是青春期,女孩大致在12-14岁,年增8-9厘米;男孩在14-16岁,年增9-10厘米。对家长来说,理解这两个阶段,就像给孩子搭好两扇门,帮助他顺利迈入成长的每一步。
我曾照着书里的方法给孩子定了计划。早晨的阳光照进厨房,碗筷之间跳动着颜色鲜艳的蔬果,饭桌上总是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搭配。我心里清楚,长高不是靠一招一式就能改变的长期过程,更像是耐心的耕作。
![]()
在猛长的阶段,孩子会有三个明显信号。第一是吃得多、饿得快。夜里到早晨,肚子常常空空,餐桌前也会多出几道小碗小碟,饭后还要再来一份水果。第二是“生长痛”找上门。睡前的腿部、膝盖偶尔疼,仿佛身体在悄悄拉长。第三是睡眠需求增加。青春期的孩子,常常到夜里还想要继续休眠,早上却依然疲惫地醒来,仿佛身体正用睡眠来完善成长的模块。看到这些信号,我才知道,不能把他们当成长的副作用,而是成长的主线。
我记得一次吃饭时,小欢忽然问我:“妈妈,为什么最近总是饿?”我没有急着批评他挑食,而是带着他一起列出一张“能量清单”,把蛋白质、铁、锌、维生素D等元素逐一放进他每天的菜单里。那段时间,我们家的厨房像一座小小的实验室,充满尝试与发现。我们把情绪留在门口,桌上只留心情和营养的对话。
营养充足并非每天大鱼大肉,而是三餐规律、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过度追求钙片容易让体内钙质堆积,反而对成长不利。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吃好一日三餐,药补不如食补。若你不知从何下手,可以翻阅《儿童长高食谱》。书中提供了近三十种日常长高食材与约200道长高食谱,帮助孩子把平常的餐桌变成成长的实验场。我的经验是,把颜色和口感都照顾到,孩子自然愿意吃下去,睡眠和运动也更有节奏。
![]()
心情好,胃口就好,身体的吸收也更高效。吃饭时,我尽量不讲责备与催促,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用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带来脾胃功能波动,情绪的波动也会影响营养的吸收。于是我们把晚餐变成一个共享的温暖时刻,聊聊一天的趣事,而不是对成绩的比较和压力。
适当的运动能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帮助骨骼发育。男孩可以多打篮球、跑步、游泳等,女孩也可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和拉伸练习。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运动量,结合良好的睡眠与营养,成长的曲线会变得更平滑且有力。我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运动,过程成为亲子时光,而不是单纯的训练任务。运动后的身体疲惫感,往往让孩子更愿意早早休息,提升整个周期的效率。
![]()
在日常生活中,我把科学的理念融入到点滴细节。孩子的睡眠、情绪、饮食与运动像四个轮子,缺一不可。现在的我更愿意倾听他的需求,而不是用“要长高就吃更多”来简单地定调。
自我评估小测试(帮助你回看自己的做法是否贴合科学育儿)
![]()
![]()
若你在多项中选A,说明你已经在用科学方法照顾孩子的成长;若多数选B或C,或许可以把今晚的饭桌变成一个“成长实验室”,多留心孩子的需求,调整节奏。
有时夜深人静,我会望着桌上那份未完的菜单,思考下一步的改良。我发现,成长像一条漫长的路,尚未到达终点,越走越清晰。你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最想改变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开始这一轮新的尝试?把你的故事、方法和困惑留在评论区,我们一起把这条路走得更稳更远。你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