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由于AMC是折价购入债权,存在一定的议价空间。这是与新的债权方协商解决历史包袱、争取最优条件的“机会窗口”。
近期,多家金融机构密集推出不良资产转让计划。11月14日,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公告拟通过银登中心转让本金约24.47亿元的信用卡不良资产包,本息合计高达51.42亿元。这一资产包涉及14.78万户借款人,平均逾期天数长达1856天(超过5年),借款人加权平均年龄为42.79岁。
与此同时,海尔消费金融正在转让近15亿元不良贷款,华瑞银行也拟转让5.48亿元个贷不良资产。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在2025年末明显升温。
01回顾10月不良资产转让情况
金九银十不仅是楼市传统旺季,也成了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繁忙季节”。根据银登网及公开媒体报道,10月份以来,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市场显著升温。经粗略估算,当月公告的转让总额度可能超30亿元,涉及银行范围广,且类型高度集中在信用卡透支、消费贷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逾期上。
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一次性推出两期个人经营贷不良包,未偿本息总额合计约1.305亿元。平安银行作为转让“大户”,月内连发四批信用卡债权转让公告,保守预计规模在10亿元以上。
10月23日,广东华兴银行、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等机构共计发布14条个人不良贷款业务转让公告,虽然单笔金额未完全披露,但整体规模估计在5-8亿元。
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州农商银行、南京银行等也发布了转让公告,进一步推高了10月的总转让规模。
综合来看,10月不良资产转让呈现三大特点:参与主体多元化,不仅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是转让主力,部分头部城商行、农商行也积极参与;资产类型集中化,转让的资产包几乎被个人信用类不良贷款“包揽”;处置加速化,银行正在加速出清账龄较短、回收希望更大的“次级”不良资产。
02加速出清风险,消费者切勿“躺平摆烂”
从银行的视角看,批量转让不良资产是一种标准的商业行为,意在“断尾求生”。银行的核心业务是资金融通,而非长期、耗人耗力地催收欠款。将不良资产打折出售,虽然承受了一定的损失,但能快速回笼资金、降低不良率、腾出信贷空间,从而更专注于服务优质客户。
然而,从金融消费者的视角,这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银行不要这笔债了,我可以不用还了”。这恰恰是一个关键的“信号放大器”。民生银行此次转让的不良资产包,平均逾期天数超过5年,说明银行对长期难以收回的“硬骨头”失去了耐心。但债务关系并不会因转让而消失。
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转让通知送达债务人后,对新债权人发生效力。你与原银行的借贷合同关系,将依法转移为你与新债权人(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债务关系。
债务金额(本金、合法利息)并不会因为转让而消失,所谓的“折扣”是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交易,与债务人无关。
更值得关注的是,催收可能“专业化”与“持久化”。银行由于机构庞大、流程规范,催收手段相对温和且有边界。而接手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AMC),其核心能力就是债务清收。
他们拥有更专业的团队、更丰富的手段和更持久的耐心。以往“拖字诀”对付银行可能有效,但对付AMC,效果将大打折扣。民生银行在公告中特别要求受让方“不得暴力催收,不得委托有违法记录的机构清收”,这既是对债务人的保护,也暗示了催收行为将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03债务转让后,债权人需注意三大事项
如果你有逾期债务,并且得知或怀疑已被转让,正确的态度不是逃避和恐慌,而是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这是与新的债权方协商解决历史包袱、争取最优条件的“机会窗口”。
核实信息,确认新债权方身份。你会收到来自银行和/或新债权方的书面或官方渠道的债权转让通知。务必仔细核对通知内容,包括新债权方的全称、联系方式、债务金额明细等。
谨防不法分子利用此机会进行诈骗。如有疑问,应第一时间通过原贷款银行的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
积极沟通,主动协商还款方案。这是最关键的一步。AMC购入债权是花了成本的,他们的目的是收回资金,而非故意为难债务人。因此,他们通常愿意与有还款意愿的债务人进行协商。
主动联系新债权方,表明积极的还款意愿。可以就利息、罚息、违约金等部分进行减免协商。由于AMC是折价购入债权,存在一定的议价空间。
依法履约,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协商一致后,务必与AMC签订书面的《债务清偿协议》或《和解协议》,明确还款金额、方式、期限以及债务结清后征信的处理方式。
按时还款,避免再次违约。全部还清后,务必向AMC索要正式的《结清证明》,并确认对方会向央行征信系统报送结清信息,确保你的不良征信记录能够按规更新。
结语:化解债务困局,主动沟通是关键。银行批量转让个人不良资产,是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正常现象,是风险出清的必要过程。对于债务人而言,这并非“末日”,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契机。
债务是冰冷的,但解决问题的途径可以是有温度的。主动伸出手,与新的债权方进行一次真诚的沟通,或许就能为那段沉重的过去,画上一个体面的句号。
随着年末临近,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可能持续活跃。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债务人,都需要正视债务问题,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之道。只有通过积极应对,才能为修复个人信用的未来,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声明:本文内容旨在进行政策研究与行业分析,所载观点仅为作者基于公开信息的个人理解与评论,不代表任何机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操作建议。笔者力求内容准确、客观,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判性参考。本账号主体非新闻媒体机构。转载请联系作者,并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