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关系总让人觉得像老朋友间的那种默契,贸易额年年往上窜,能源合作稳扎稳打。可前阵子翻旧账,看到法国总统马克龙那番话,总觉得国际上总有那么些人爱搅和。2023年5月,他访乌克兰后放风,说俄罗斯被西方卡脖子了,只好靠向东方,搞不好就成附庸。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立马回击:我们没主动转舵,是西方先甩手不管。
马克龙言论背后的外交算盘
马克龙那番话不是随口说说,在2023年5月俄乌冲突胶着的时候,法国正带头给乌克兰军援,承诺导弹和训练。这背后,是西方想拉紧阵线,挤压俄罗斯空间,顺带敲打中俄走近。马克龙访基辅刚落地,就在采访里直奔主题,说俄罗斯地缘上栽跟头了,转头找东方靠山,会丢掉自主性。这话传开,欧洲媒体跟风炒作,美国那边也点头附和,目的明摆着:挑拨离间,让中俄间生出猜忌。
![]()
俄罗斯反应快,拉夫罗夫5月17日对媒体表态,强调俄罗斯加强东方联系,是西方制裁逼的,不是心甘情愿转方向。他点名西方背弃承诺,从历史到当下,一笔一划算得清清楚楚。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三次申请加入欧盟和北约,都吃闭门羹,理由五花八门,从文化差异到安全担忧,说白了就是不放心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
而且西方总爱用“附庸”这种词儿抹黑别人合作,事实是,中俄走近是市场规律使然,2023年双边贸易就破2000亿美元大关,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热火朝天。马克龙想搅局,但挡不住大势。俄罗斯外长这回应,等于给西方甩了面子,也提醒大家,国际关系得讲信用,不能一边许诺援助,一边背后捅刀子。中国外交一贯中立,劝和促谈,不站队,但维护自身利益那是必须的。
![]()
俄罗斯亲欧路径的曲折教训
![]()
你们俄罗斯为啥总惦记西方?国土大,横跨欧亚,但俄罗斯人骨子里认自己是欧洲一份子,从沙皇时代起,就通过宗教、文化联姻使劲融入。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经济重镇全在欧洲部分,人口也大多聚在那儿。远东地区虽广袤,却长期被忽略,基础设施跟不上,民众排外心理也重,对东方总有点看不上。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上台,学西方搞休克疗法和一边倒,拆核武换援助,结果经济雪上加霜,卢布崩盘,援助承诺的434亿刀只兑现50亿。俄罗斯被当棋子使,军事上也让步多,综合实力直线下滑。普京接棒后,才开始平衡欧亚,2012年提双翼齐飞,远东开发提上日程。但核心还是欧洲,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天然气出口卡壳,民众日子紧巴巴。
![]()
俄乌冲突2022年2月爆发,俄罗斯单挑北约,经济军事双重压力山大。这时,东方大门叩开,中俄贸易额2023年达2400亿美元,2024年继续爬坡到2448亿。俄罗斯天然气对华出口2024年310亿立方米,液化气也上新台阶。但拉夫罗夫的话说白了:这不是彻底转舵,只是被迫调整。俄罗斯欧洲情结没断,普京多次强调维护欧洲安全秩序,一旦局势松动,还会试着修好西方。
因此,俄罗斯的亲欧路走弯了,付了学费,现在转向东方是理性选择。中俄合作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互利。西方制裁空出市场,中国产品如手机、汽车填补空白,俄罗斯市场份额翻番。俄罗斯没忘本,但现实逼它务实,中国也乐见其成。
![]()
中俄合作的长远战略布局
![]()
而中俄关系是新时代大国交往的样板,2024年总理会晤签协议,推动能源、科技、基建全方位对接。2025年上半年,贸易额已超1200亿美元,预计全年破纪录。能源是重头戏,中俄东线管道满负荷,2025年天然气计划380亿立方米,原油贸易冲3000万吨。中国能源安全有保障,俄罗斯经济不至于瘸腿。
合作不光贸易,还延伸到“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亚高铁项目推进,数字经济互动增多,农业领域黑龙江成前沿,种植加工贸易双赢。2024年86个重大投资项目落地,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热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邻国也跟进,本币结算超96%,绕开美元霸权。
![]()
但长远看,得居安思危。俄乌冲突没完没了,俄罗斯欧洲情结在,局势一变,它可能缓和西关系。中国不指望永恒盟友,只讲利益共赢。外交上,坚持和平调解,推动对话。2025年文件《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亮明立场,反击单边主义。中俄伙伴是战略支撑,但得多元布局,供应链不把鸡蛋一篮子。
![]()
说到底,拉夫罗夫那话虽直白,却提醒我们现实主义。俄罗斯需要东方市场,中国需要稳定伙伴,这纽带越系越牢。未来路长,步步为营,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