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站在诺德霍尔茨空军基地,迎接那架尾翼喷涂铁十字标志的波音P-8A时,现场镁光灯闪烁的喜庆场面,掩盖不住欧洲军工体系日渐沉重的喘息声。这架编号63+01的“海神”反潜机,本该是德法联合研发MAWS系统的替代品,如今却成了大西洋对岸军火商的最新战利品。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德国海军将此次交付称为“新时代的开端”,但翻开采购清单就会发现,这个新时代的钥匙始终攥在波音公司手里。原计划2024年交付的首架飞机推迟近一年,8架订单分两次追加完成,连机组人员都要远赴佛罗里达接受美海军培训。更讽刺的是,这批P-8A的使命是监视俄罗斯潜艇,可当德国飞行员坐在美国设计的座舱里操作美制声纳浮标时,欧洲防务自主的口号正在北海寒风中碎成泡沫。
![]()
image
波音公司的生产线正在享受欧洲的防务焦虑红利。P-3C“猎户座”服役20年无力更新,让德国人连讨价还价的底气都没有。2021年首批订购5架时还声称是“临时方案”,到2022年追加3架的合同墨迹未干,德法MAWS联合项目就已形同虚设。诺德霍尔茨基地的机库里,即将停满单机造价3.5亿美元的美国货,而柏林承诺的“欧洲战略自主”,现在看起来就像P-8A垂尾上被刻意遮盖的国籍标记——欲盖弥彰。
![]()
image
这场装备更迭暴露出欧洲军工的致命伤:当美国拿出成熟解决方案时,欧盟连联合研发的会议纪要都还没归档。P-8A从下单到首机交付仅用4年,而欧洲台风战斗机从概念到列装花了25年。德国海军强调新机将部署到英国、挪威等前沿基地,可这些挂着欧盟旗帜的巡逻机,本质上不过是五角大楼反潜网络的延伸节点。
![]()
image
在新闻发布会上,德国官员反复强调P-8A的“技术先进性”,却对本土工业参与度讳莫如深。这让人想起日本SLIM登月器的太阳能板故障——当你把核心系统外包时,连鼓掌庆祝都要看供应商脸色。波音公司宣布将在2029年前完成全部交付,这个时间点恰好比MAWS系统原定服役时间提前一年,这种精准的市场绞杀,比俄罗斯潜艇更能刺痛欧洲防务的神经。
![]()
image
北海的浪涛拍打着诺德霍尔茨基地的跑道,8架P-8A未来将在这里编织对俄监视网。但德国纳税人或许该问问:当这些美制飞机20年后退役时,欧洲军工除了操作手册,还能留下什么?眼下唯一确定的是,波音股票又多了个坚定持有者,而欧洲防务自主的墓碑上,即将刻下P-8A的机尾编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