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拆拆”退休七年了,太原人还在用他的办法治堵——把红绿灯调成“耿氏节奏”:先直后左,短闪快换。老司机一说就懂,新司机一脸懵,直到堵在滨河路,才想起那句民谣:没有耿彦波,太原早成停车场。
别笑,真事。2014 年中环一夜合龙,导航软件集体死机,地图公司连夜飞无人机补拍。那天之后,太原车速从 18 提到 35,GDP 也悄悄爬了三个点。数据冷冰冰,方向盘最诚实:一条路能不能吃早点,司机的左肩知道。
![]()
大同人更极端。御东新区回迁房交钥匙那天,老太太把旧蜂窝煤塞新房灶口,边哭边骂:“耿疯子害我搬家!”三年后同一拨人,半夜排队买古城灯会门票,票价 120,骂声变成“多卖几天”。情绪反转不需要道歉,只需要冬天风不再带煤渣。
![]()
耿的诀窍就两句:一,把地皮当宣纸,敢下重笔;二,把百姓当甲方,随时改稿。灵石王家大院最早没人信,他直接拉银行行长站在破祠堂前拍板:贷款 2000 万,门票收入先还息。现在大院年收 1.8 亿,当初反对最狠的村长,把农家乐开成旗舰店,门口对联写:昔日烂泥院,今朝聚宝盆。
![]()
当然,翻车也有。太原晋阳街高架 2016 年赶进度,沥青没凉就通车,夏天鼓包,司机发微博@耿彦波,他凌晨 3 点出现在工地,第一句话是“拍清晰点,别加滤镜”,第二句“明天割了重铺,我站着看”。第二天真的割,他真站到中午。那年后,太原城建投诉下降四成,没人再喊“官大爷”。
![]()
有人给他算过,主政山西 23 年,拆 2000 万平米,建 3000 万平米,花掉 3000 亿。算完摇头:太猛。可山西人认这个“猛”——煤矿塌方那几年,GDP 负增长,只有推土机声像心跳,告诉外面“这儿还活着”。现在夜跑汾河,灯带亮到 22 公里,年轻情侣拍婚纱,背景是当年最难啃的城中村。他们不知道耿是谁,却继承了“不怕翻脸,只怕翻船”的脾气。
![]()
退休那天没仪式,他绕开送行人群,去刚种好的环城林带转了一圈,对司机说:“树活了就没人砍,路修了就没人拆,可以安心买菜。”第二天市民在桃园路早市撞见他,头发白了,手里拎两条带鱼,跟小贩砍价:“十块?我昨天看才八块。”小贩翻白眼:“耿市长,八块是拆迁价!”周围哄笑,他嘿嘿付十块,转身溜了。
![]()
那一刻大家懂了:所谓传奇,不过是把官位当成装修队——活儿干完,钥匙交回,自己还得找菜市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