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告一段落,猪价“旺季不旺”一语成谶,10月中旬,标猪降至5.5元/斤,价格创下了四年以来新低……
![]()
猪价旺季不旺,价格下跌的逻辑,个人分析如下:
其一,基于去年5-11月母猪存栏逐月增加,按照母猪存栏影响10个月后标猪供应,理论来看,2025年二季度,生猪产能逐步释放,9月适重标猪供应达到阶段性峰值!且,受母猪产能效率提升,前期放养公司提前布局采购仔猪育肥,供应呈现出栏踩踏的局面!
其二,消费跟进不佳,由于今年夏季南北多地炎热天气旷日持久,内销市场需求持续难以改善,而传统“金九银十”月份,南方高温持续,而北方持续秋雨,人员流动受到抑制,鲜品猪肉购销增量不佳,需求对于猪价支撑不足!
其三,官方政策性调价,此前,官方频频召开生猪产业调控的座谈会,明确了产能去化以及限制二育等方针,这增加了市场产能去化的积极性,南北地区,集团猪企减重出栏意愿偏强,进一步增加了供应过剩的局面!
叠加,生猪跨区调运受限,南方零星出现“小非”现象,市场基本面承压,猪价呈现超预期下跌的走势!虽然,10月末,猪价勉强涨入“6元时代”,可惜,自上月末以来,猪价以波动下跌为主!
![]()
截至目前,外三元标猪报价在11.78元/公斤,折合生猪1斤不足5.9元,养殖户这下“坐不住”了,那么,猪价前景如何,旺季猪价咋就涨不动呢?
从市场供需现状来看,目前,猪价维持横盘偏弱的走势,在需求方面,国内主流消费城市,北京以及上海市场,北京主流批发市场白条报价上涨0.1~0.3元,市场购销冷清,走货表现缓慢。在上海市场主流白条成交价在15.1~15.18元/公斤,部分市场存在烂市的局面!从机构数据分析,截至目前,样本屠宰场白条出厂均价在15.33元/公斤,而毛猪价格在11.78元/公斤,毛白价差-3.55元/公斤,主流屠企亏损压力存在,屠宰场缺乏订单,以销定产为主,开工率维持偏低运行的局面!
在供应方面,从市场反馈显示,国内主流头部以上猪企出栏节奏一般,社会面猪场出栏积极性一般,尤其是,生猪均价偏低,养殖面临亏损的局面!从机构调研,截至本周,外购仔猪以及自繁自养,头均亏损在121元和64元左右,养殖端存在一定扛价心态,屠宰场上猪节奏略显缓慢,猪价存在一定支撑!
因此,基于供需现状,目前,生猪市场以横盘震荡为主,价格以小幅涨跌拉锯为主!而关于猪价“旺季不旺”,上涨艰难,个人分析,主要受供需格局影响!
![]()
一方面,生猪产能处于集中兑现阶段,虽然,年初母猪存栏略有下降,但是,由于年内集团猪企出栏利润尚可,产能去化不积极,且,受母猪生产效率提升,PSY普遍在26~28头左右,这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部分机构认为,2026年二季度前生猪产能极为宽松,这也造成国内生猪2601合约持续偏低运行!
从数据了解,11月份,调研显示规模猪企出栏环比减少2.54%,但是,出栏计划仍高达1390.47万头,折合日均出栏在46.35万头,供应压力存在!而本月中上旬,市场存在压栏惜售现象!但是,随着标肥价差收窄,肥猪供应能力增加,部分养殖户出栏意愿逐步转强,猪价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
另一方面,传统需求旺季,近期,猪肉购销缺乏增量,从数据显示,样本屠企开工率仅有33.6%左右,西南地区传统腌腊市场屠宰场日均屠宰量偏低,腌腊尚未兑现,而居民替代消费普遍,市场跟进略显不足!
由此分析,在多空博弈下,猪价短暂以磨底为主!不过,随着11月中下旬,气温进一步下降,消费跟进逐步回升,南方腌腊集中兑现,猪价或有短暂偏强的走势,但是,考虑养殖端出栏压力存在,年末集团猪企存在冲量的现象,猪价上涨仍面临较大的难度!
内容仅供参考,本文完,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