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鹅路双马广场旁那段主干道已经修好,车过去不再颠簸,行人也能顺着人行道走。市民覃女士在路面修复后告诉记者:“道路平坦了,通行也顺畅了。感谢媒体的及时报道!”现场看起来比之前整洁多了。
![]()
我在11月11日傍晚又回到现场,想看看那段路到底改好了没。新铺的沥青平整,原来那几处凹陷已经填平,路面裂缝也看不到了。车辆过去基本没什么异响,电动车和踏板车也不再左右摇晃。斑马线刚重画好,路边也没有临时的警示牌挡着。人车流都恢复正常,大家走路开车都不再刻意绕道。
把时间往前拉,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解决的。最早是11月3日早上有市民发现问题,我当时9点到过现场。那会儿能明显看到路面受损:裂缝很多,有的地方下陷成小坑,局部高低差挺明显的。斑马线在坑边都被磨得不清楚,周围没有设置任何警示,过往的车子一蹦一颠,骑车的人经过容易被晃得站不稳。不少司机选择慢行或者绕行,能看出大家都小心翼翼。
![]()
周边有人来回走动,车流并不少。附近一家服装店的店员跟记者说,这条路车流量大,早就有人在这里摔过。覃女士把情况拍照发到“柳报维权哥”(微信号:lzwbwq),也多次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投诉,但问题没有马上得到处理,破损的路段就那样持续了一段时间。
现场细节能看得清楚:裂缝沿车行道长条状延伸,下沉处像个小碗,非机动车的轮胎一陷进去,整车就会晃。路面和路缘的接缝处能摸到明显的断层感,司机经过都会放慢速度,生怕车子损坏。带孩子、推着购物车的行人更不愿走那段,宁可绕远点。
![]()
媒体还没介入前,居民的多次反映没有马上见效。等“柳报维权哥”把照片和情况曝光后,这事才被更多人看到,相关单位开始着手处理。柳州市龙建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会尽快组织修复。话一说就动手,先把这问题列进当日的维修计划,又派人到现场勘查,准备材料。
施工并不是简单地把泥巴掺上去就完事。施工队先测量高低差,清理碎屑和脱落的沥青,然后把坑洞挖干净、补填基层、分层夯实。几次压实之后再铺新材料,最后重新划线。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在路边设了简易护栏,提醒来往车辆减速,确保安全。整个流程有步骤:勘测、清理、填补、压实、覆盖、划线,工程完工后还留有短暂养护期,待路面稳定后才允许正常通行。
修复现场也不是一气呵成,中间有细节需要把控。施工人员会根据原路面高低做过渡,避免新旧接缝处出现明显隆起或低洼。几次夯压和找平之后,平整度达到基本通行标准。记者看到,修补后的接缝处理得比较自然,不影响车辆通行。
修好以后,周边的变化立竿见影。店铺的员工说,过去车子颠簸影响门口展示,客人有时会犹豫不进门。路面平了,门口的顾客也少了顾虑。覃女士看着修好的路,语气平静,“这事对我来说就是出行安全问题,解决了就好。”她不求热闹,只要路安全,心里踏实。
![]()
过程里有几点比较关键:居民多次反映但没有立刻解决,媒体曝光后推动了进度,负责单位表态并组织施工,几天内把问题修好了。每一步都有记录:投诉的截图、现场照片、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修复后的路面影像,这些都留下了证据链条。
现场还有一些小细节值得一提。施工时为了不影响通行,队里选择分段作业,先清理一小段,压实养护,隔几米做下一段。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尽量减少对周边交通的影响。路面重新划线后,步行和车辆的分流更明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更顺手。
![]()
至于路面损坏的具体原因,负责单位在现场勘查时给出的说法是会进一步调查并记录,但当时并未公开详细技术报告。居民关注的是能不能尽快修好、以后能不能少出问题。媒体曝光起到了“点燃”的作用,把一件小事摆到了公共视野里,让相关方不得不行动。
记者离开时,天色渐暗,街灯把新铺的路面照得微微发亮。行人和车辆走过,声音平稳,没有了之前那种不安的颠簸。修补处与原路面的衔接自然,路面过渡顺畅。现场看上去比之前确实整洁了,人们也少了点因为路况担心的表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