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运昌
苏军不守信用造成我军被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初,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唐凯奉命率部最先挺进东北,进入沈阳,收复失地。经过同苏军艰难地谈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在我军与苏军关系比较融洽的情况下,苏军当时把沈阳的一个大型日本军火库交给我军看管,据说这里储藏的武器可以装备60多万军队。
虽然苏联与国民党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答应把东北的抗日胜利果实和地盘给国民党,但我党我军在冀热辽地区坚持了8年艰苦抗战,理应有接收的权力。
曾克林部借着看管仓库的机会,在苏军默许下,从库里拉了3天3夜的武器,前后大约2万多支步枪、1000多挺机枪和100多门火炮。拉运出这批武器后,冀热辽部队利用缴获的火车将军火由沈阳运往鞍山、营口、安东,及时武装了先期到达东北的三五九旅和山东一些部队,还有一批武装了沈阳及附近我军新扩展的部队。
苏军把武器库交给八路军保管的消息不胫而走。蒋介石十分震怒,美国还向苏联政府正式提出交涉。这样,苏军仅把仓库交给我军保管了3天时间就急忙收回。同时,苏军主动对东北局书记彭真说,有一个可以武装10万人的武器仓库准备交给我军。东北局立即将此消息用电报报告了党中央。
可是,曾克林此时身在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由于通讯不便,他并不知道在东北苏军已把武器仓库收回。在向中央汇报时,仍然报告了我军看管的武器仓库内有大批武器弹药这件事。在又接了东北局的电报后,中央随即致电各解放区,让挺进东北的我军各部队将现有的武器留下,到达东北后由东北局重新分配武器。
苏军先前对彭真的承诺却没能兑现,日军投降后留下的大批武器没有交给我军,仍由苏军看管,结果造成我军的被动。我军许多部队得到中央的通知后,在挺进东北时,把武器都留在了当地,徒手来到东北。
可是,他们到了之后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都认为先到东北的李运昌部“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掌握了东北的全部武器。
哪知李运昌部此时已没有多余的武器发给兄弟部队了。这些后到的部队,大部分是主力部队,都是经过红军时期和抗战时期战火考验的老兵。于是,“新兵新枪,老兵老枪”(一说是“老兵没枪”)的说法就产生了,并且反映十分强烈,且对东北局和李运昌产生很大的误会。
东北武器分配的真相
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李运昌,是于1945年9月14日下午率东进第二梯队到达沈阳市的。
10月中旬,他接受东北局的命令,离开沈阳回锦州。他率兵出沈阳时没从这里带走武器。在锦州,他所率领的八路军老18团,经过战斗收缴了盘踞在这里的两个伪满洲国的武器装备,又接收了驻在这里的苏军给的一部分日本武器,装备了1.5万多人的部队。之后,这些武器装备已所剩不多了。
正在这时,黄永胜、文年生带部队从热河来到锦州,他们在路过叶柏寿时,看到一列满载武器的火车,足有14节车皮,当时只有5名苏军看管。黄永胜于是向李运昌报告说,叶柏寿铁路断了,武器在车上放着很危险,因为周围有2000多土匪准备抢劫这批武器,怎么办?
李运昌听了这个报告,一看这个情况确实很危险,就当即打电报给东北局请示说,是否把这列车武器拉到锦州来,武装准备保卫山海关的部队?东北局同意此建议之后,李运昌就派黄永胜把这批武器拉到锦州。黄永胜在负责拉运这批武器时,半路上从火车上拿走了100挺机枪,装备了自己的部队。
直到这时,李运昌利用这批武器首先装备了从延安来的教二旅丁盛团,剩下的发给黄永胜部1200支步枪,发给文年生部2800支步枪。然后,黄、文两部与冀热辽新部队合编。就这样,这支部队就武装了起来,成为保卫辽西的重要武装力量。
冀热辽部队先机挺进东北,究竟收缴了多少武器?一些资料都估计大约在10万支左右。这些武器的分配去向,据李运昌后来回忆说:
一、分发给了先机挺进东北后新扩编的部队;
二、发给进入东北的各解放区老部队,如359旅、第2旅、警1旅、山东第2师、第7师、冀中部队及新四军第3师等,但分配不均,早来的就全部武装起来了,来晚的就差些;
三、曾克林按照东北局的指示,利用葫芦岛、营口、庄河等港口,向山东龙口运去一批武器弹药,其中光子弹、炮弹就有500多万发,陈毅收到这批武器弹药后,还高兴得及时回了感谢电;
四、支援热河、冀东一部分,数量不多。由于时间仓促,情况紧急,讯息不畅等各种因素,造成武器分配的状况不尽如人意,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些武器毕竟都发给了我军自己的部队,使这些抗日“胜利果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运昌为此背了个大“黑锅”
在分配这些武器当中,李运昌还特地命令留下一批武器准备发给远道而来的黄克诚、梁兴初两部,让他们支援山海关作战。这两支部队的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大约3个人才平均两支枪,但他们来得太晚了,直到11月25日才到达江家屯。
这时,我军已从山海关、锦州撤退,所以他们没有得到武器。但北票、朝阳储备的被服都发给了黄克诚的部队。之后,李运昌率部撤到义县,黄克诚又亲自来找李运昌说,东北局早有电报,让他到李这里来领武器。可是,李运昌此时在这里哪里还有武器,只好解释说:“你们来晚了,山海关、锦州失守后,我这里的武器都发完了,只剩下一些弹药。”
黄克诚说:“弹药也好,都给我们吧!”于是,李运昌就把几车弹药,共计有几万发,还有十几门大炮全部给了黄克诚部。
由于没武器发了,黄克诚对李运昌产生不满,状告到林彪那里,林彪组织了一个清查小组,清查李运昌部在北票的仓库,结果一查里边只有1500支不能使用的旧枪,全是部队换下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其他多余的武器了。可林彪却仍然把“本位主义”这顶大帽子狠狠地扣在了李运昌的头上。
这件事还曾经惊动了毛泽东。李运昌1949年底经中央批准,由热河省委书记、热河省政府主席调任新中国第一任交通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部长为章伯钧)时,毛泽东找他谈话,还提起了这件事。
毛泽东听了他的汇报,鼓励道:这都是历史了,都已过去了,我这里清楚了,你就在交通部好好干吧!
谁知“文革”开始后,林彪的黑干将,原李运昌的部下黄永胜亲自出马,给时任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的李运昌贴出大字报,称他是最大的“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分散主义”。
于是林彪煽动造反派对李运昌进行残酷迫害打击。林彪和黄永胜唆使部下利用特权,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李运昌,入冤狱7年多。直到1979年,李运昌的冤案获得平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