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梳子姐
长江后浪推前浪,所有人都会败于岁月,总将退出历史舞台。
最近,42岁的许阳阳从63岁的父亲许世辉手中接过达利食品集团总裁的印信,年营收近200亿元、530亿元家族财富的掌舵人,从此换成这位“80后”女性。
达利集团的这次交接班,成为中国民营经济交接班浪潮里最值得咀嚼的注脚。
当老一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到底能否扛起大旗,继承起庞大的家族产业,这是无法回避的另一场涅槃。
1983年出生的许阳阳,头顶“福建女首富”光环,身家高达260亿元。
这些财产带来的并不是享受和快乐,而是责任和重担,能否守得住,能否传承下去,已不只是她们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事情那么简单。
对许阳阳的培养,是一条长达17年的漫长之路。
她2005年厦门大学毕业后赴英深造,2008年回国从基层岗位起步,历经生产、研发等全链条历练。
2014年担任集团执行董事及副总裁,2015年牵头完成达利食品香港上市,创下当年全球消费品领域最大IPO纪录。
时间从不等人,当我们还在习惯性地将“80后”视为年轻人时,许阳阳们其实已不再年轻。
最年长的80后,如今已45岁,最年轻的也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他们早就成熟起来了。
对42岁的许阳阳来说,放在企业生命周期里,正是成熟干事的黄金年龄,放在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的坐标系里,则是不能再等的临界值。
从这个角度看,许世辉是非常明智的,58岁便选择明智地退到二线,放手让女儿去搏击,这份清醒十分难得。
![]()
如果把自己女儿耗到50多岁再交棒,恐怕就太晚了,甚至会耽误整整一代人。
也有人担心,达利集团会不会走娃哈哈的老路,会不会像宗馥莉压不住阵脚产生内讧。
许世辉不是宗庆后,许阳阳也不是宗馥莉,每个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在这个问题上切不可简单类比。
许阳阳给出的样本恰恰相反:她在车间管过生产,在实验室调过配方,在商超蹲过堆头,在港交所敲过钟。
![]()
17年深潜,让她既懂老业务的泥土味,也懂新消费的流量语。
豆本豆上市一年破10亿,靠的不是公主光环,而是把植物蛋白技术做成3.0版本,把无糖做成清洁标签,把传统32层分销压成“电商+社区团购”双轮驱动。
老臣们服她,因为她真刀真枪打过胜仗;资本市场信她,因为她在净利下滑时仍敢把研发费率提高1.5个百分点。
![]()
其实,无论是谁,无论头顶什么耀眼光环,无论老辈子身份如何显赫,最终要靠自己的能力说话,要靠干成事来服众,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
不可否认,许阳阳接棒就要面对大考,营收徘徊、净利承压、凉茶赛道萎缩、功能饮料强敌环伺,但哪一代接班人不是带着问题上桌?
如果一切顺遂、毫无挑战,换个傻子都能成为当家人,这样的岗位还有什么含金量。
接力棒总要一棒一棒传下去,民营经济贡献了“56789”,可平均寿命却只有3.7年,代际传承是极具挑战的惊险一跳。
据麦肯锡统计,全球家族企业成功传到第二代的不足30%,传到第三代不足5%。
跳过去的,都遵循同一套方法论:提前谋划、系统培养、渐进授权、文化先行。
扶上马、送一程,许世辉用17年完成“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让女儿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成长成熟,而非娇生惯养的小公主。
古人常说,早立太子,以安天下。
达利集团的代际交棒,也让企业员工、让投资市场看到希望,看到一个企业的长远眼光和魄力,不是全部都寄托于许世辉一人之身,这有利于应对各种不可测的风险。
首富二字,可不是财富榜单的游戏,它对应的是产业链上几十万就业、几千万消费者、上亿税收。
许阳阳们接住的,不只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更是一个时代的饭碗。
80后已经很老,90后、00后正在赶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需要年轻人冲在最前面。
透过达利集团的交接,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财富传奇续写,而是关于信任、关于成长、关于未来的公开考试。
考卷上的每一道难题,最终要靠年轻人自己去解答。
不管是否准备好,是否接纳,历史从来不会停步。
老的正在苍老,年轻人正在走来。
许世辉的功成身退,给所有老一辈人提个醒、打个样:
赶快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吧,这不是潦草的结束,而是另一种全新的开始。
因为,明天早晚属于年轻人,也必须属于年轻人。
大势如此,何不顺而为之?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