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里约热内卢11月15日电 (记者陈一鸣)正午的阳光洒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棉花田里,中国中化集团旗下先正达集团可持续发展协调员加布里埃尔·莫拉双手各持一份土壤样本——一份是修复后疏松肥沃的“健康土壤”,另一份是退化板结的牧场土。鲜明的对比,印证了这片土地发生的“土地更新计划”的成效。
这场由中国企业深度参与的土地复兴计划,正在这片巴西农业主产区悄然推进。“我们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巴西农业向存量土地要效益,而非依靠开垦新地。”先正达首席传播官萨斯瓦托·达斯对人民网记者表示,“这既提升了生产力,也守护了生态环境。”
![]()
先正达集团可持续发展协调员加布里埃尔·莫拉手捧土壤样本,向记者展示经过修复后变得疏松肥沃的“健康土壤”。人民网记者 陈一鸣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巴西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市举行,可持续农业成为大会关注的议题之一。
土地更新计划由先正达集团联合金融和环保机构在2019年发起,旨在促进修复退化的牧场土地。这一项目最初聚焦于巴西亚热带地区的塞拉多生态区的土地修复,随后拓展至巴西其他地区,目标是在2030年前修复100万公顷退化牧场,将其转化为高效的生产性土地。该项目通过提供农艺技术和长期融资帮助农户,让修复退化土地成为一种既可持续又有盈利的选择,从而使农户在扩大生产时倾向于修复并使用现有土地,而不是破坏原生植被开垦新的耕地。到今年10月,先正达集团正在当地27.9万公顷的土地上开展修复,项目覆盖巴西11个州、3个生态区,已发放资金超过3.78亿美元。
“修复土地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先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再通过轮作和有机肥逐步恢复地力。”莫拉现场演示了“滴水测试”——修复后的土壤迅速吸水,而退化土壤则形成积水。“健康土壤就像海绵,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莫拉说。
随着先正达集团这一土地更新计划项目的推进,昔日的退化牧场正蜕变为轮作大豆、玉米、棉花的高产良田。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土地产出,也有效遏制了毁林开荒,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站在长势喜人的大豆田旁,参与了土地更新计划的巴西JCN农场农业总监埃尔松·埃斯特维斯深有感触:“我们的大部分农产品出口中国,如今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绿色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市场需求深刻影响着巴西农业发展方向。”
在埃斯特维斯看来,中国市场对可持续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为巴西农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化先正达作为连接中巴两国农业合作的桥梁之一,正将这种市场需求转化为切实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农业必须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埃斯特维斯强调,“我们要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这片土地。”
![]()
借助智能农机设备,JCN农场能够以更高效率、对环境更低影响的方式开展精量播种、精准施肥和定点防治等作业。人民网记者 陈一鸣摄
走进农场的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田间作业数据。“这是我们的‘完美飞行系统’,”技术负责人阿尔贝蒂诺指着屏幕上的飞行轨迹介绍,“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确保飞机只在目标田块精准喷洒农药。”
旁边的另一块屏幕上,“守护者系统”实时更新虫害热力图,防治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只需精准处理25公顷受虫害土地,让其余270公顷免于不必要的农药喷洒。”阿尔贝蒂诺表示,这种精准管理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减轻了环境负担。
萨斯瓦托·达斯向人民网记者介绍说,“完美飞行系统”和“守护者系统”都是先正达集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
根据“作物—牲畜一体化”模式,在作物休耕期放牧牛群,让牛粪自然还田,可在相应区域减少60%以上的化肥使用,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人民网记者 陈一鸣摄
先正达集团在巴西创新推出的“作物—牲畜一体化”模式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每公顷放牧10头牛90天,产生的粪便相当于80至100公斤氮肥。”农场经理介绍,在作物休耕期放牧牛群,让牛粪自然还田,“这让我们在相应区域减少了60%以上的化肥使用。这种循环农业模式,真正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在苗圃区,管理员罗尼尔森精心管护着数千株本地树苗。“这些树苗将用于修复46条溪流沿岸的植被。”他告诉人民网记者,这个苗圃每年培育3.5万株树苗,构建起水源保护的生态走廊。
与此同时,在先正达的“种子护理实验室”内,技术人员为种子“披上智能盔甲”——通过特殊包衣处理,有效提升作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效率。
夕阳映照下,连片的作物在金色的余晖中舒展身姿。“我们在这里修复的不仅是土地,更是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埃斯特维斯望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心中充满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