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润泽
“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坚信,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育人合力。‘鹿非马’的探索,就是要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理解、被尊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清林介绍。
走进“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几个孩子正按步骤连接导线、电池、灯泡,反复试验“灯为什么会亮”;不远处,AI智能交互机正与家长对话,给出沟通建议;角落里的社区公益书房里,家长们翻看分年级家庭教育读本;几位老人正等着上一节“隔代教育课堂”。
物理实验手工课现场。人民网 庄润泽摄
一个社区空间,如何做成了立德树人的“全景教室”?
“系统工程”,关键在“改关系”。“我们不是在改教育模式,是在改教育关系。”王清林表示,过去更多是“对孩子用力”,现在同时“帮助家庭”;过去强调“你该这样”,现在强调“一起变得更好”。社区课堂既面向孩子,也面向家长,把育人边界从课堂推向日常生活。
“这里不是补课班,是社区的教育服务站。”一位家庭教育指导师介绍,中心根据不同年龄段配备玩教具和课程,从侧重生活技能和感统训练到侧重学习习惯、情绪管理和社会交往,并同步为家长开设家庭教育公益讲堂、家长夜校和家委会活动辅导课,“孩子在这儿玩得开心,家长在旁边学得明白,老人也有地方问怎么办带孙子,很多问题在社区就能解决。”
![]()
孩子们正在“呦呦启蒙苑”课堂做手工。人民网 庄润泽摄
“我们正在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立德树人场景,不仅覆盖0—18岁孩子,还专门开设‘隔代教育课堂’,帮助祖辈学习现代育儿理念,让全家都参与进来。”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负责人赵红表示,把“隔代教育”纳入体系,把“代沟”转化为“合力”,让常见难题变成共同课题。
数字技术的融入,让全环境立德树人迈向更高层次的“智慧育人”。家长在终端上提问“孩子和同学发生争执怎么办?”“鹿非马”数字人教师按步骤引导分析、提出建议;“幸福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根据孩子身心状态推送内容,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
王清林正在演示与鹿非马AI教师对话。人民网 庄润泽摄
协同育人,也需制度支撑。近年来,潍坊打造“四有两平台”体系:校校有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教师,村村有家庭教育指导员,家家有家庭服务账号,线下有成长中心等阵地,线上有“幸福路”平台,把零散资源织成常态服务网,让家长有事能问、学校有难有人接、社区发现问题能转得出。心理测评、亲子辅导、家庭教育指导等环节搬到社区,亲子沟通不畅、学业焦虑、情绪困扰等问题逐渐纳入常态化支持,孩子愿意来、常来,社区由生活空间变为育人场域,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
作为“新时代美德山东”省级案例,亲子共成长的“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用场景化的德育重塑关系、用数字化的工具提升效率,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有效破解了学校教育与社区、家庭教育衔接不畅的“堵点”,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