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在媒体圆桌会议上的重磅表态震惊全球防务领域。
![]()
“整个国防工业基础,尤其是主要承包商们,欺骗了美国民众、五角大楼和陆军”。
这一直白抨击直指美军武器采购体系的沉疴,而美国防务采购体系的变革浪潮,正为A股军工相关概念板块注入强劲上涨动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标的有望在产业重构中迎来价值重估。
美军采购体系的乱象早已触目惊心。
德里斯科尔揭露,长期以来防务承包商刻意营造“专用军用方案不可替代”的认知,使美军90%采购均为定制产品,而事实上众多商用解决方案性能相当甚至更优。
![]()
最典型的案例是洛克希德·马丁旗下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黑鹰”直升机屏幕控制旋钮,整套组件采购价高达4.7万美元,单独制造成本却仅需15美元,溢价幅度令人咋舌。
这种定价虚高的问题并非个例,从F-35战斗机到导弹防御系统,多家美国军工巨头的产品均存在类似问题,而美国政府的激励机制更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这种“天价采购”现象。
![]()
为此,美军已启动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采购体系改革,计划将商用现成产品采购比例提升至90%,并扩大与创新型企业、非传统供应商的合作,彻底扭转对传统防务承包商的依赖 。
美军采购体系的变革,从供需两端为A股军工相关概念打开成长空间。一方面,美国防部明确转向“快速生产、快速交付”的采购模式,摒弃此前“追求完美却昂贵延误”的传统路径,这与A股军工企业在商用化适配、规模化生产上的优势高度契合。
另一方面,中国在全球商用无人机等领域已占据80%的市场份额,核心零部件技术成熟,美军寻求商用替代方案的需求,为具备出口潜力的A股军工企业提供了潜在增量市场。
同时,地缘政治格局下全球防务需求持续升温,叠加A股军工板块基本面触底回升,2025年上半年营收降幅收窄至1.0%,净利润降幅收窄至12%,行业已显现复苏迹象,多重利好共振下板块景气度持续提升。
A股军工相关概念板块已形成多层次投资主线,核心标的各具竞争优势。
在军民融合领域,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凭借先进的安防监控技术,其产品在侦察监控、态势感知等场景具备商用转军用潜力,适配美军商用采购需求。
亿航智能等无人机企业,依托国内成熟的产业链优势,有望切入全球商用防务采购市场。
在核心零部件赛道,中航光电作为连接器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领域,受益于装备升级与国产化替代。
火炬电子的电容器产品在军工电子中不可或缺,随着防务需求放量,业绩弹性显著。在军工材料领域,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的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先,为武器装备轻量化提供关键支撑,且在商用高端制造领域需求旺盛,契合美军“商用现成产品”采购导向。
从市场逻辑来看,A股军工相关概念的上涨具备坚实支撑。
历史数据显示,军工板块呈现五年一轮的行情周期,2025年作为新五年规划起步年,叠加重要会议对军工领域的重点部署,板块迎来战略布局窗口期。
资金层面,美军采购改革带来的产业机会具有明确的事件驱动属性,而A股军工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在市场主线波动加大时,兼具防御属性与成长潜力的军工相关标的更易获得资金青睐。
郑重提示:豪侠发文是为了奉劝世人珍爱生命、远离股市,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