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两天,我看到不少评论在那小声嘀咕:
“荷兰没服软,中国为啥先恢复安世出口? 这是让步吗?怂了吗?被拿捏了吗?”
说这话的人,真的不懂大国博弈。
我们要直说一句—— 这根本不是退,这是换打法;不是示弱,是挪战场;不是让步,而是给对手挖坑。
这件事越看越爽,因为中国这招阴柔狠、极大气魄。
你以为中国是输? 不,中国是在卸负担、甩包袱、换地形、夺节奏。 接下来把这套动作拆给你看,你就知道这不是妥协,而是“借力削力、化敌攻敌”。
中国为什么先恢复?因为封得越久,伤的是自己,不是荷兰!
安世是谁? 中国企业 + 中国工厂 + 给世界做成熟制程基础芯片。
封着它,对谁伤害最大?不是荷兰! 不是欧盟! 更不是 ASML!
受伤的是:
- 中国自己的产业链
- 中国本土几百家下游企业
- 全球客户对“中国供应链稳定性”的信任
- 中国的国际制造业形象
继续封下去,就是:
自己打自己,敌人站着看戏。
中国当然不会干这种蠢事!所以中国这招的核心逻辑是:“我把伤自己的刀先放下,但我没把对准你的刀退回来。”这是高手才懂的操作。
![]()
别忘了:安世不是筹码,光刻机才是筹码!
荷兰最在意什么? 光刻机! ASML! 先进设备! 欧盟的科技主导权!
你以为荷兰会因为一个“安世出口”而让步? 想多了。这玩意儿对荷兰来说:
- 不关键
- 不致命
- 不影响国运
- 不进核心战场
但对于中国? 成熟制程才是当下的产能主力!先把安世出口从战场挪走,中国就做到了一件极关键的事:
把谈判焦点重新拉回到“光刻机主战场”。
这一步,就是高手的“清盘动作”—— 把无关紧要的小筹码撤掉,把大筹码放在桌上。这不是退,而是过滤战场噪音、集中火力打核心。
荷兰本来想玩“叙事战”,结果被中国一招拆台
荷兰过去的打法你一定看到了:
- 把张学政程序
- 把“国家安全调查”
- 把“安世出口”
- 把“中方反制”
绑在一起,想造一种“中方报复欧洲”的叙事。如果中国继续封着安世,荷兰鹰派就会跳出来说:
“看吧,是中国先搞政治打压!”
欧洲顺势再上一刀—— 光刻机封得更严、供应链更收紧、政治更恶化。
中国这招恢复出口,就是: 我不接你的剧情,我还直接把你的剧本撕了。从此以后:
- 荷兰不能继续“嫁祸中国”
- 欧盟鹰派失去攻击理由
- 美国无法借题发挥
- 欧洲舆论系统没法继续黑中国
这是经典的:
“拆对手叙事结构,为己方赢得舆论与政治空间。”你以为是退让? 其实是:掀翻对手的桌子。
![]()
中国这一步,是在逼荷兰“单独站出来承担责任”
恢复出口之后,局势发生巨大反转:以前荷兰可以说: “是中国封的,我们没办法。”
现在中国说: “出口通了,我们这边没有障碍了。 下一步怎么走,由你荷兰自己决定。”
这一下,荷兰被推到聚光灯下:
- 你敢不敢松光刻机?
- 你敢不敢跟美国彻底站队?
- 你敢不敢继续政治化中国企业?
荷兰不能再甩锅中国。 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一句话:
中国恢复出口,就是把球丢回荷兰脚下。 让它无路可退,也无法甩锅。
这叫: “逼迫对方独自承担选择风险。”
最狠的一层:这是中国为下一轮中欧大谈判提前铺路
欧盟现在正在对中国:
- 电动车加税
- 动力电池双反
- 中国产业补贴调查
- 高科技出口限制持续跟随美国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
- 保证供应链稳定
- 稳住欧洲温和派
- 剥离政治化标签
- 把焦点从“安世”转回“光刻机/大贸”主战场
- 为下一轮协议准备外交空间
中国这次操作,看似是个出口许可, 但真正目的是:
让下一轮对欧博弈,在一个更有利的地形上开始。
高手打仗,从来不是看一招输赢, 而是看这招让后面的局怎么更好打。
![]()
真相:
你看到的是中国恢复一个出口许可。 但真正发生的是:
- 把伤自己的小刀放下
- 把荷兰的借口剥掉
- 把欧洲鹰派哑火
- 把谈判主线重新拉回光刻机
- 把责任推回荷兰
- 把战略主动权稳稳拿住
这不是让步。 这是一次“以退为攻、以小换大、以柔克刚”的经典大国操作。
你以为中国退了一步? 其实是——绕过了烂泥地,把战场搬回山顶上。
你有什么看法,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