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铁建设历经二十余年高速发展,已形成"四纵四横"到"八纵八横"的密集网络。但随着路网密度提升和国家战略调整,部分曾经备受关注的高铁项目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本文选取兰汉十高铁、昆深高铁、沪太高铁、赣广高铁四个典型案例,剖析其从火热推进到悄无声息的多重原因。
![]()
一、兰汉十高铁。这条规划连接甘肃兰州至湖北十堰、全长约902公里的"西北-华中"大通道,设计时速350公里,理论上可构建西北腹地直通长三角的最短路径。
项目被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甘肃省更将其视为"十四五"交通规划核心项目。
但现实阻力重重,工程投资预估超2000亿元,远超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功能重叠质疑,国铁集团评估认为其与既有兰州-西安-十堰通道(西十高铁+西康高铁)功能高度重合。
且沿线人口密度较低(除汉中、天水等少数节点外),客流量难以支撑350公里时速的高标准建设。
二、昆深高铁。这条横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的"超级通道",最初设计为昆明-南宁-深圳的350公里时速高速铁路。云南早在2017年便启动前期研究,试图通过该线路强化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
目前通道功能已被分解,其中南宁至深圳段已以"南深高铁"名义实质性推进(广西段南玉段预计2027年通车),而昆明至南宁已有南昆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提速条件)。
![]()
平行线政策限制,国家发改委明确控制高铁平行线路数量,昆深段与既有沪昆高铁(昆明-南宁段)走向高度重合,新线缺乏竞争力。
三、沪太高铁。连接上海市与山西省太原市的高速铁路,全长1350千米(其中规划新建533千米),起自上海东站,终至太原南站,途经江苏、山东、河南、山西四省。
沪太高铁沿线各市也曾大力推进,但是一直没有纳入规划。目前沪太高铁通道,很少公开提及了,各省也开始分段推进。
去年安阳(林州)经濮阳至菏泽城际铁路林州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成交公告发布。但何时能实施仍是未知数。
四、赣广高铁。这条连接江西赣州与广东广州的高铁,最初作为京港台通道组成部分被提出。但随着赣深高铁(赣州-深圳)于2021年建成通车,其战略价值骤降——功能定位弱化。
赣深高铁已实现赣州与大湾区核心的直连(设计时速350公里),而广州可通过既有京广高铁便捷通达。
![]()
区域带动效应有限,相较于直接连通深圳这一经济特区,赣广高铁对沿线县级市的辐射能力较弱,且可能分流赣深高铁的客源。
建设时序调整,在"保在建、控新建"的政策导向下,非急需项目自然让位于更紧迫的互联互通工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