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
况玉
在广袤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为其赋予了发展清洁能源的得天独厚优势。这片高原大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自然禀赋转化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绿色动力引擎”,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和显著成效。
![]()
华电德令哈3兆瓦光伏制氢项目。人民网 况玉摄
晨曦微露时,站在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的观景台上,目光所及之处,成片的抛物面槽式集热器如蓝色“鳞片”般整齐铺展,2.46平方公里的“镜海”随日升月落缓缓转动,将高原的阳光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清洁电能。这座坐落于德令哈的光热电站,不仅是国家能源局首批示范项目中的“三冠王”——首个开工、首个并网、首个商业化运行,更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槽式光热电站。它搭载190个集热器回路与9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凭借“槽式聚光集热+熔盐储能”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捕捉与稳定供应。自2018年相继实现并网与商业发电以来,该项目不仅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的空白,让中国跻身全球八大光热发电国家行列,更在2024年创下2824小时的等效利用小时数,位居全国榜首,完美完成从技术示范到产业应用的跨越,为海西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
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德令哈市发改委供图
海西州清洁能源发展底气十足。目前全州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达2600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38.4%,新能源装机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其中光伏发电1647万千瓦、风电894万千瓦,辅以36万千瓦光热和23万千瓦水电,实现了清洁能源装机百分之百的全覆盖,新能源发电量供给占比高达95%。今年1至4月,全州上网电量8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8%,新能源发电贡献了81.42亿千瓦时。储能方面,电化学储能装机138万千瓦,占全省储能总规模的63.3%,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
柴达木沙漠基地风电项目。海西州能源局供图
然而,海西电网目前处于青海电网末端,其强大的发电能力与外送需求同有限的电网外送通道形成了突出矛盾。州内清洁能源装机已达2600万千瓦,但与外部的关键连接断面输送能力仅为415万千瓦,电网瓶颈制约问题亟待破解。
![]()
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下库施工。人民网 况玉摄
面对挑战,海西州取得了系列突破。调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格尔木30万千瓦燃机电站投运、2×66万千瓦煤电项目稳步推进、138万千瓦电化学储能并网,共同填补了常规电源空白,实现与新能源互补运行。多元储能体系快速健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全面开工,蓄集抽水蓄能电站获得核准,鲁能液态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加速建设,多能互补的储能新格局正在形成。电网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托素、羚羊等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序推进,东台、松如沟变电站完成核准。预计到2027年底,州内750千伏变电站将增至9座,总容量提升至3840万千伏安,网架结构将极大改善。
![]()
华电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项目。人民网 况玉摄
国家级战略“柴达木沙漠基地”入选国家“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其“格尔木东分基地”进展迅速,核心电源点——格尔木4×66万千瓦煤电项目快速获批,为大规模电力外送奠定基础。清洁能源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一季度完成能源投资75.23亿元(含油田),占全省近六成。
![]()
格尔木鲁能多能互补5万千瓦光热项目。海西州能源局供图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为国家能源战略注入持续动能。第一批大基地项目13个、440万千瓦已全部投运;第二批300万千瓦中250万千瓦已并网;第三批253万千瓦按计划推进。冷湖百万千瓦夜间风电项目全面铺开,其中龙源50万千瓦项目已实现并网。市场化项目如协合大柴旦EOD光储、国阳德令哈光储数融合等项目也在稳步实施。
展望未来,海西州清洁能源发展基础坚实,成果丰硕,高原上的“绿色动力引擎”正持续焕发璀璨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