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阑人静,窗外月色如水,洒落庭院,树影婆娑,似墨痕点染宣纸。屋内一灯如豆,茶烟袅袅,轻绕梁间,如思绪般盘旋不散。我独坐于茶席前,手执紫砂壶,慢注沸水,茶叶在杯中翻腾、舒展,如沉睡的灵魂被唤醒,缓缓睁开惺忪的眼。这一刻,时间仿佛凝滞,天地间只剩下一盏茶、一缕香、一颗心。品茶,从来不只是口舌之娱,更是一场与自我、与天地、与大道的对话。茶中有道,道在茶中,品茶论道,便是在这浮世喧嚣中,寻一处心灵的净土,与宇宙共呼吸。
![]()
茶,生于深山幽谷,吸晨露,沐晚霞,承天地之灵气,纳山川之精华。它不争不抢,静立于云雾之间,默默生长,待人采撷。采茶人踏着晨曦上山,指尖轻捻嫩芽,如同拾取时光的碎片。那一片片嫩叶,是春天写给大地的情书,是自然馈赠给人间最温柔的礼物。从采摘到杀青,从揉捻到烘焙,每一道工序,皆是匠心与自然的交融。茶农以手传心,以心驭火,将山野之气、日月之光,封存于一片叶中。这过程,何尝不像人生的历练?少年时如嫩芽初绽,满怀憧憬;青年时经风雨捶打,如杀青之烈火,褪去青涩;中年时在揉捻中成型,于煎熬中沉淀;老年时如陈茶焙火,香气内敛,韵味悠长。
![]()
当沸水倾注,茶叶在杯中翻滚、浮沉,宛如人生起落。初时,茶味苦涩,如少年初入世,尝尽人情冷暖,历经挫折磨砺。那苦,是成长的代价,是命运的试炼。然而,苦尽甘来,正如人生低谷之后,往往迎来柳暗花明。第二泡、第三这个时候,茶汤渐转清亮,香气氤氲,入口回甘,如久旱逢甘霖,似寒夜遇暖灯。这甘,不是浮于表面的甜腻,而是深藏于苦后的醇厚,是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人生亦如此,唯有经过磨难,方知平静可贵;唯有尝过苦楚,才懂甘甜珍贵。茶之味,是时间的馈赠,是忍耐的回报,是生命在煎熬中升华的证明。
![]()
我常想,茶道,实为心道。泡茶之人,心若不静,茶便不醇;品茶之人,心若不净,味便不真。茶席之间,不单是茶与水的相遇,更是心与心的对话。一盏茶,可会知己,可慰孤影,可祭故人,可敬天地。古人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是待客的礼,是情谊的桥,是无言的懂得。在茶香缭绕中,言语变得多余,眼神却可传情。那一刻,无需多言,一盏茶,便已道尽千言万语。
![]()
茶有六类:绿、红、青、白、黄、黑,各具风骨,各蕴哲思。绿茶清雅,如少年意气,鲜爽挺拔,却也易逝,需趁鲜饮之,如同青春,稍纵即逝,当珍惜当下;红茶温润,如中年沉稳,醇厚甘甜,经得起岁月熬煮,如同人生步入成熟,懂得包容与沉淀;青茶(乌龙)香高韵长,半发酵之间,兼具绿红之长,如人至壮年,外圆内方,既有锋芒,亦有温润;白茶自然天成,不炒不揉,日晒而成,如隐士高人,返璞归真,大巧若拙;黄茶微发酵,闷黄成韵,如被时光温柔以待的智者,内敛而深邃;黑茶经年陈化,越陈越香,如老者,历尽沧桑,却愈发厚重,一泡即出岁月之味。人生百态,何尝不似这六茶?有人如绿茶,短暂灿烂;有人如黑茶,愈久弥香。无论哪一种,皆是生命的本真呈现。
![]()
品茶,亦是修心。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四字如禅,直指本心。“和”是和谐,与人和,与己和,与天地和;“敬”是敬畏,敬茶、敬人、敬自然;“清”是清净,心无杂念,如茶汤澄澈;“寂”是寂静,非孤独,而是内心的安宁与独立。在这喧嚣尘世,能静坐片刻,独对一盏茶,已是修行。茶,是媒介,是引子,引我们走向内心的深处。当茶香入鼻,心便渐渐沉静,如湖面无风,倒映星月。此时,名利如浮云,恩怨如轻烟,唯有当下这一口茶,真实而温润。
![]()
我曾于峨眉山中,见老茶农采茶。他年过七旬,背微驼,手粗糙,却眼神清亮。他告诉我:“茶,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便对你好。”他采茶不急不躁,一片一片,如对待婴孩。他说:“急了,茶会疼。”我闻言动容。这哪里是采茶?分明是与自然对话,是用生命感知生命。他制茶时,火候掌握得极准,说:“火太猛,茶会焦;火太弱,香不出。人生也一样,太急则败,太缓则惰。”他的话,朴素却深邃,如茶汤般沁人心脾。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茶道,原是生活之道,是做人之道。
![]()
茶,亦是时间的艺术。新茶如少女,娇嫩活泼;陈茶如老者,沉稳内敛。普洱茶可存数十载,越陈越香,如同人生,经历越多,底蕴越厚。有人追求新茶之鲜,有人钟爱陈茶之醇。这选择,亦是人生观的映照。有人喜热闹,有人爱沉静;有人追速度,有人守慢工。茶不评判,只是静静地存在,任人品鉴。它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喝出什么样的茶味。
![]()
茶席之上,无贵贱之分。帝王将相,贩夫走卒,面对一盏茶,皆需俯首细品。茶,是平等的象征。它不因饮者身份而改变滋味,只因饮者心境而呈现不同韵味。富人可饮名茶,穷人可饮粗茶,但那一口入喉的温暖,是相同的。茶,是人间的共通语言,是跨越阶层的桥梁。在茶香中,我们回归本真,放下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
![]()
夜深了,茶已三泡,香气渐淡,却余韵不绝。如同人生,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但那份淡,不是寡味,而是洗尽铅华后的真味。我轻轻啜饮,心中澄明。茶凉了,可心是暖的。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浮沉之间,见天地,见自己。
![]()
![]()
忽然想起陆羽《茶经》所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嘉木生于山野,却滋养人心。它不争不显,默默奉献,直至被沸水唤醒,才将一生精华倾注于一盏之中。这不正是道家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茶,亦是“善”的化身,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无为而成有为。
![]()
品茶论道,道在何处?道在茶中,道在心中,道在自然之间。它不在高谈阔论里,不在经卷文字中,而在这一盏清茶里,在这一缕香气中,在这一口回甘里。道,是无形的,却无处不在。如茶之气,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沁人心脾,荡涤灵魂。
![]()
![]()
我合上眼,茶香萦绕,如入空山幽谷,闻松涛阵阵,听溪水潺潺。心,渐渐空了,又渐渐满了。空的是杂念,满的是宁静。这一刻,我仿佛与茶合一,与道同行。
![]()
![]()
茶,终会凉,可道,永存。人生如茶,浮沉有度,苦尽甘来,淡而有味。愿我们,都能在纷繁世界中,守得一盏清茶,品得一份真味,活得如茶般,清雅、从容、历久弥香。茶已尽,道未终。窗外月色依旧,而我,已心归山林。(王仕彬撰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