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俄亥俄州布鲁克帕克,一座极具未来感的建筑悄然吸引了世界建筑界的目光——NASA 航空航天通信中心(Aerospace Communications Facility)。这座汇聚七个不同实验室的综合科研中心,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高地,更是一场混凝土美学与科学精神的完美邂逅
![]()
科学公式成就的“混凝土诗篇”
在主实验区外立面上,NASA 采用了Graphic Concrete(砼画)技术,将复杂的科学公式、天线测试信号与抽象几何图形“印刻”于灰色预制混凝土之上。
![]()
这些图案并非浮雕,而是通过缓凝膜成像的方式——让灰白与骨料的自然对比,生成细腻的视觉纹理。建筑表皮因此呈现出一种理性与诗意共存的秩序之美。
![]()
这不仅让高达60英尺的巨大实验舱外墙在视觉上“轻盈”下来,也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NASA的科研精神:科学,是人类最优雅的想象力。
![]()
绿色能源与材料美学的融合
该项目获得了LEED金级认证,并按照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零能耗建筑路线图》标准设计,成为**Net Zero Energy Ready(NZER)**建筑。
能源高效的同时,建筑立面使用砼画工艺取代传统幕墙或涂料,大幅降低维护成本,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在可持续建筑设计中,砼画正成为国际建筑界新的材料语言——环保、耐久、低碳,又具艺术表达力。
安全考量:发射场强大的气流、噪音。都必须要安全的建筑材料和工艺支撑。砼画完美的解决了其他建材达不到的安全高度。!
![]()
从NASA到中国航天:我们能做得更好
当世界最具科技象征意义的机构——NASA——都选择以砼画为建筑表情,中国的建筑师是否也该重新审视这种技术的潜力?
在中国,深圳市威锴众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正致力于将砼画技术本土化与产业化。我们拥有自主研发的成像膜与缓凝体系,已实现复杂图案、高灰度层次及大面积连续拼接的工业应用能力。
![]()
如果中国航天局、商飞集团、或未来的深空探测中心愿意以砼画装饰其科研建筑,
![]()
威锴众润建材科技将赞助2000平方米成像膜,
共同打造一座属于中国的“混凝土星空”。
![]()
让混凝土说话,让科技有温度
砼画不是装饰,它是一种材料语言。
在NASA的建筑上,它让科学有了质感;
在未来的中国航天建筑上,它可以让精神落地、让梦想具象。
——
NASA 都在用砼画,
那我们的城市,还要等多久?
今日彩蛋:应脑洞大开的网友要求,将美国 NASA建筑的砼画装饰换成中国元素。请看: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