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稀侦探守卫家园——《周四推理俱乐部》
![]()
![]()
今天聊聊美国电影《周四推理俱乐部》。
片名The Thursday Murder Club(2025),别名周四谋杀俱乐部。
![]()
影片改编自理查德·奥斯曼的同名畅销书,故事主角团是四位加起来年龄快300岁的老人,热爱研究谋杀案。
库珀斯·蔡斯养老院表面是田园诗般的退休天堂,开设油画课、水中有氧操、甚至还有疗愈羊驼。但住在这里的人,曾是间谍、工会领袖、心理医生、护士。他们的人生阅历,比任何侦探小说都丰富。
伊丽莎白是俱乐部的灵魂人物,冷静如刀锋,照顾着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丈夫,对罪案细节过目不忘;罗恩脾气火爆,曾是搅动风云的工会斗士;易卜拉欣温和儒雅,总能从心理层面破解动机;乔伊斯则用护士的务实,平衡团队的冒险倾向。
![]()
他们的日常推理本是消遣,直到养老院的开发商托尼·柯兰被谋杀。
若案子不破,家园将被改建成豪华公寓,上百名老人流离失所,于是一场为生存而战的调查就此展开。
电影并没有忘记这群人身上的老年标签,他们会忘词、会腿脚不便,罗恩伪装成醉汉骗警察时,差点闪了腰,这些也正是片中主要喜剧元素。
![]()
电影将沉重的谋杀案包裹在轻快的喜剧外壳中。
乔伊斯听到命案消息时兴奋地宣布:“紧急会议!这可是真正的谋杀!”警方调查时,老人们一边下棋一边讨论尸斑。罗恩的儿子被列为嫌疑人,老人竟偷偷混进电视台化妆间套话。这些桥段让人想起《大楼里只有谋杀》《新手老卧底》的荒诞。
![]()
推理部分不算太烧脑,熟悉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观众,大概能提前猜到凶手是谁。其实影片最终命题不是“谁是凶手”,而是“如何活着”,看似在讲破案,实则探讨的是衰老与价值。
这些老年角色拒绝被社会贴上“无用”的标签。电影用大量闲笔勾勒他们的生活:易卜拉欣偷偷写回忆录,罗恩因为儿子参加真人秀而生气,乔伊斯用烘焙填补丧夫后的空虚。推理不再只是智力游戏,而是他们积极参与生活的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如何使用时间。
![]()
电影更强调的是衰老并不意味着无能。
这些老人破案的方式,恰恰是他们一生经验。他们懂得如何与人交谈,如何从一句话、一个眼神中捕捉真相。
他们知道官僚体系的漏洞,知道权力如何运作。他们不像年轻警察那样依赖数据库和监控,他们用的是“人”的方式。
![]()
影片的画面很舒服。
库珀斯·蔡斯的草坪永远是绿色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拼图室的桌子上投下光斑。老人们喝的茶冒着热气,乔伊斯烤的蛋糕看起来蓬松又香甜。凶案现场都没有太多血腥镜头,反而用窗外的玫瑰花做背景,冲淡了恐怖感。似乎都在说,老了也没那么可怕。
![]()
斯蒂芬的记忆逐渐模糊,却总在关键时刻认出妻子是“我的女王”,指的是海伦·米伦曾凭《女王》获奥斯卡的往事。
当被问及在波兰的经历时,伊丽莎白轻描淡写地说她曾加入一个巡回马戏团。“马戏团”正是约翰·勒卡雷笔下对英国军情六处的戏称。
![]()
![]()
电影缺点是节奏,部分推理转折依赖巧合,反派动机稍显单薄,在中期略有拖沓。不过这也是许多舒适型推理的通病。
这部电影的核心魅力不在于解构一个复杂的恶棍,而在于观看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如何团结起来对抗不公。过于复杂、有说服力的反派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同情,这会破坏影片温暖、轻松的基调。
影片成功做到的是提供四位充满智慧与魅力的老人,一起完成一场不算太惊险的冒险。
![]()
银发侦探团守护家园,
下午茶时间追查真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