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的金鸡奖颁奖礼,上演了颇为尴尬的一幕:当主持人苏有朋宣布最佳美术片得主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时,台下竟无一人上台。最终,奖杯只能由组委会“包邮”送出——这一幕被网友调侃为“史上最冷清领奖现场”。
![]()
![]()
11月15日的颁奖典礼上,《哪吒2》成功摘得“最佳美术片”桂冠。然而,从导演饺子(杨宇)到制作团队,再到出品方光线影业,竟无一人现身。主持人苏有朋只能现场打圆场,解释称“团队正全力投入后续创作”,奖杯后续寄送。直至次日,影片的官方社交账号也对此重大获奖只字未提,与其他获奖方的热烈庆祝形成了鲜明对比。
导演饺子闭关创作《哪吒3》确是事实,但此次“三无缺席”仍属首次。对比此前,在华表奖上,尚有光线影业CEO王长田代为领奖并宣读导演感言;在其他二线奖项中,也有制片人级别的人员出席。唯独在金鸡奖这个国内顶尖电影奖项的舞台上,《哪吒2》选择了彻底的“静默”。
这波操作,瞬间在舆论场炸开了锅。多数观点认为,这绝非简单的“没空”,而是一次无声的抗议。一部以154.46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跻身全球票房前五的的现象级电影,在金鸡奖上却只获得了一个动画类单项奖,未能入围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任何核心奖项。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届所有获奖影片的总票房加起来,还不及《哪吒2》的一个零头。”
![]()
支持《哪吒2》的粉丝们力挺导演的选择,强调“票房就是观众颁发的最高奖”,专注打磨《哪吒3》才是正事。而更多普通观众则感到失望,认为这反映了奖项公信力的流失,纷纷评论“金杯银杯不如观众的口碑”。
这一事件,也再次撕开了商业电影与传统评奖体系之间那道深深的裂痕。高票房、高工业水准的商业巨制,往往在主流奖项中沦为“陪跑”;而一些受众较小的文艺片则更易受到评委青睐。有影评人犀利点评:“当奖项失去了激励优秀创作的意义,缺席本身就成了最有力的批评。”众多网友也借此呼吁,评奖标准必须与时俱进,避免沦为“圈内自嗨”。
总而言之,这尊无人认领的奖杯,早已超脱了简单的颁奖插曲。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电影市场中,大众选择与专业评判、商业成功与艺术荣誉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下一次,当市场与评奖再次背道而驰,缺席的,或许就不止是一个团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