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节选自“辛德勇读书随笔集”《正史与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总序,标题为小编自拟。旨在知识分享,如涉版权问题,联系小编删除。
时光荏苒,世事沧桑。现在,到这一代人渐渐离去的时候了。伴随自己的,只剩下房间里的书。
一个人的生活,单调到仅仅剩下读书,不管写什么,当然也就都离不开读书。因读书而产生的感想,因读书而获得的认识,还有对读书旧事的回忆,等等。所以,这套小书总书名中的“读书”二字,就是这么来的。
如果一定要说自己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比较执着的坚持,或者说有什么自己喜欢的读法的话,那就是读自己想读的书,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方式去读。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细分开来,大致可以举述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来说明这一点。
一是读书就是读书,没什么读书方法可谈,更没什么治学方法可说。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是合二而一的事情。论学说学的人,问学求学的人,不管教员,还是学生,讲究这一套的人很多,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很讲究这一套,都很喜欢谈论这一套。可对于我来说,或许勉强可以算作一种读书治学方法的东西,好像只有老师史念海先生传授的“读书得间”和另一位老师黄永年先生传授的“不求甚解”这八个字(两位老师对我都非常好,估计也不会另有什么锦囊妙计秘而不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一直是随兴之所至,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读到哪儿算哪儿。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丝毫意愿去参与这类所谓“方法论”问题的议论和纷争。
正因为如此,这六册小书里虽然也有个别文稿,由于种种原因,看似谈及所谓读书方法问题,但是:其一,这些话都卑之无甚高论,根本上升不到方法论的高度;其二,写这些文稿都有特殊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乃不得已也。大家随便看看就好,把它更多地当作一种了解我个人的资料来看或许会更恰当一些。
二是喜欢读书,这只是我自己的事儿,既与他人谈论什么无关,也与学术圈关注的重点、热点无关。以前我说过两句像是自己座右铭的话:“学术是寂寞的,学术是朴素的。”做学术研究,首先就是读书,因而也可以改换一个说法,即读书是寂寞的,读书是朴素的。对于我来说,读书生活的寂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静下心来读自己的书。天下好玩儿的书有好多,我对那种一大堆人聚在同一个读书班里读同一段书的做法,一直觉得怪怪的,很是不可思议。
三是读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就自己思索,很不喜欢凑集一大堆人七嘴八舌地讨论同一个问题。若是遇到的问题超出自己既有的知识范围,那么,就去找相关的书籍阅读,推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学习新的知识。我一直把治学的过程,看作学习的过程。自己觉得,这样读书,有些像滚雪球,知识这个“球”就会越滚越大。我习惯用平常的知识来解决看似疑难的历史问题,而不是依仗什么玄妙的方法。所以,安安静静读书求知,对我很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