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视频,看到一位汉中的博主说自己“对不住”陕西,要当“叛徒”跟四川混呀。这话乍一听给人一种标题党的感觉。不过看完视频才知道,这位博主说的是中小学及幼儿园放春秋假的事。
![]()
汉中官宣春秋假(陕视新闻截图)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陕视新闻的消息,最近汉中宣布要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实施春秋假制度,合计六天。
不过令有些人奇怪的是,陕西省相关部门并没有宣布全省实施春秋假制度,怎么汉中率先自己宣布了呢?这不符合政策传导的次序啊。更巧合的是,四川之前也宣布将在全省实施春秋假制度。这样一来,汉中确实有跟四川“混”的嫌疑。
有人从历史角度留言反驳汉中归属问题,说从元朝开始汉中就一直属于陕西管辖,到如今已经700年多年了,一个小小的春秋假制度还动摇不了汉中属于陕西的事实。
![]()
汉中市区
确实,汉中在古代一直是关中与川蜀地区贸易的关键节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晋位汉中王,统两川而窥探中原。由于秦岭山相比较米仓山更加难以逾越,因此自古以来汉中人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语言文化都更接近川蜀地区。这也是“散装陕西”的说法由来的原因之一。
直到公元1286年,也就是元朝至元二十三年,蒙古人为了打破地理上的限制,防止川蜀地区依靠闭塞的地形割据,于是将汉中地区划分到陕西行省管辖,之后历朝历代也延续了元朝的做法。
![]()
汉中的地理位置
笔者认为,春秋假制度的官宣,不但不能说明汉中已经跟四川“混”了,而是恰恰相反,说明陕西在地方管理上更灵活、更因地制宜了。
春秋假制度早在二十多年前便由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探索设置。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正式推出春秋假政策,旨在通过分散假期促进消费和学生实践。
春秋假制度之所以先在杭州出现,说明南方地区有实施春秋假的条件和诉求。汉中地区刚好处在秦岭以南,是标准的“鱼米之乡”。宋代大诗人陆游有诗云:汉中桃花扇底风,不似江南赏桃红。
陕西省想测试春秋假制度的效果,必然要从陕南地区开始。至于说“汉中跟四川混”的看法那是“纯属巧合”。
![]()
一派“鱼米之乡”景象的汉中
有人将这个话题引申下去,认为汉中自从跟陕西“混”以后,数百年来就没有大的发展,“既吃不上四川的肉,也喝不上陕西的汤”,成了边缘地带。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让汉中“回归”四川。
笔者认为,古时候汉中与川蜀连为一体,是因为自然原因形成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不可能让汉中对关中有归属感。但是如今不一样了,天堑变通途,西汉高速、西成高铁、西十高铁等交通大动脉横穿秦岭。“云横秦岭家何在,坐上高铁二十块”,距离已经不是问题。
再者,正是由于秦岭的阻隔,才让汉中避免了被西安虹吸的命运。如果将汉中给到四川,想想成都那恐怖的“吸引力”吧。恐怕到那时,汉中都能被吸成一座空城!
![]()
俯瞰汉中市
一个春秋假制度的官宣之所以能引起汉中人关于归属问题的讨论,笔者认为汉中人还是格局太小了。
汉中上应银河霄汉,下启汉族文明,是天下汉人的“族庭”。关中也好川蜀也罢,如今都是汉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至于汉中归属谁好,这个问题还重要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