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亲戚间借钱,出借人想赚点利息,借款人怕踩高利贷坑,两边都纠结:“到底约定多少利息才合法?”“万一不小心签了高息合同,能反悔吗?”
别慌!2025年最新法律早就把话说得明明白白:民间借贷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直接算高利贷,超出部分法律不保护,借款人能直接拒付!《民法典》第680条更是硬核表态:高利放贷不行,利率得守规矩!今天就用唠嗑式普法,把利率红线、陷阱、误区全扒透,让你借钱还钱都不慌!
一、法律红线:LPR4倍=高利贷“检测器”
判断一笔借贷是不是高利贷,不用猜来猜去,拿“4×一年期LPR”一量就知道!LPR是央行每月更新的“贷款基准利率”,相当于利率的“风向标”,2025年要是借款时LPR是3.85%,那合法年利率上限就是15.4%(3.85%×4)——借10万一年最多能收15400元利息,多要一分都违法!
计算合法利息有3个“铁规矩”,记好不吃亏:
1. 按“签合同那天”的LPR算,不是还款或起诉时的最新LPR,别被人忽悠“利率涨了就得多还”;
2. 本金按“实际到手金额”算!要是对方说借你10万,却先扣了1万“头息”,实际只给9万,那本金就按9万算,别傻傻按10万付利息;
3. 不管是借期内利息,还是逾期没还的罚息,加起来都不能超LPR4倍,别以为逾期了就能随便涨利息!
举个栗子:你签合同约定年利率20%,签的时候LPR是3.5%,4倍就是14%。那超过14%的6个百分点就是“违法利息”,你只需按14%付息,要是已经多付了,还能打官司要回来!
![]()
二、常见利息陷阱:这些套路全是“纸老虎”
有些出借人想多赚钱,玩各种“文字游戏”,但在法律面前全是花架子,咱们逐个戳破:
1. “砍头息”:放款时先扣首月利息,比如借5万扣5千,实际到手4.5万,却按5万算利息——法律直接不认!本金只算4.5万,之前多付的利息能要回;
2. “利滚利”(复利):说好“每月利息滚进本金再计息”,看着好像不多,一年下来利率能飙到天上去!法律允许算复利,但总利息不能超LPR4倍,超了就无效;
3. “拆分收费”:把利息拆成“服务费”“手续费”“担保费”,说“利率才10%,但要收5%服务费”——别被忽悠!这些费用全算利息,加起来超LPR4倍的部分,你能拒付!
三、认知误区:这4个坑千万别踩!
很多人对高利贷认定一知半解,容易吃大亏,这4个误区必须纠正:
1. 误区1:“银行贷款也不能超LPR4倍”——错!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受这个限制,人家有监管部门管着,利率高低看银行规定,别拿LPR4倍去衡量银行贷款(这也是小编认为不合理的地方,也希望以后法律法规会更健全);
2. 误区2:“企业之间借钱不受利率限制”——大错特错!企业间合法借贷,利率照样不能超LPR4倍,超了法院也不支持,而且没金融资质还不能频繁放贷,不然可能算非法经营;
3. 误区3:“自愿付了高息就不能要回”——想多了!就算你当初脑子一热按30%利率付了利息,事后发现超了LPR4倍,照样能起诉要回超额部分,因为高息约定本身就违法;
4. 误区4:“没约定利息就不用还”——分情况!没明确说要利息,出借人事后再要,法院一般不支持;但约定得模模糊糊(比如“到时给点好处”),法院会结合市场利率算,但还是不能超LPR4倍。
四、签借款合同实用建议:3个“明确”保平安
不管是借钱还是借别人钱,签合同的时候做好这3点,能避免90%的纠纷:
1. 明确本金:写清楚“实际放款金额为准”,比如“借款人实际收到XX元,本合同本金为XX元”,从根源杜绝“砍头息”;
2. 明确利率:同时写明年利率和月利率,比如“年利率14%(对应月利率1.17%),不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4倍”,既清楚又留有余地;
3. 明确还款方式:写明白“先还利息再还本金”还是“本息同还”,避免后期扯皮“我还的是本金还是利息”。
另外,还款时一定要留凭证!银行转账、微信支付宝转账都要备注“还XX借款本金”“付XX借款利息”,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也存好,真遇到纠纷,这些都是你的“硬证据”。
要是已经遇到利率争议,别慌!先按上面的方法算清楚合法利息,收集好合同、转账记录,要么找专业法务咨询,要么直接去法院调解,法律会帮你守住合法权益。
最后说句实在的:出借人别贪高息,不然可能连本金都要不回;借款人也别怕维权,遇到高利贷大胆说“不”!2025年法律红线已经划好,LPR4倍就是底线,守住这个规矩,借贷双方都能安心~ 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需要的人,让大家都远离高利贷陷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