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2764期】
在我们的大脑颞叶深处,藏着一个神秘的杏仁状神经核团。它属于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对接受到的感觉信息赋予意义,负责加工处理情绪相关信息、强化情绪记忆等,对于个体情绪反应与关键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杏仁核的中央核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负面刺激诱发的情绪反应的最重要脑结构。比如,听到打雷或看到闪电时,中央核就会触发“恐惧”情绪。
![]()
从情绪的进化理论来看,负面情绪是人类在百万年进化中筛选出的生存利器。凭借杏仁核等重要神经结构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产生的负面情绪快速识别危险信号,触发防御反应,有效规避风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
焦虑源于对未知风险的预判,促使我们提前做好准备、规避潜在危机;恐惧是危急时刻的行动指令,驱动我们专注应对威胁、保障自身安全;悲伤是失去后的修复信号,让我们放慢节奏,同时主动寻求陪伴与支持;愤怒则是边界被侵犯的预警机制,帮助我们明确立场、捍卫自身权益。
![]()
这些看似心理“暗物质”的负面情绪,它们的作用是“发出预警”,而非“制造麻烦”。在生活中,我们不妨积极地接纳这些不被拥抱的情绪,认真解读它们传递的信号,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建立稳固的心理防线。
![]()
1
记录情绪关键信息
当负面情绪出现时,第一时间记录触发事件,记录自身的真实感受与想法,方便后续明确情绪低落的核心原因。例如, “工作任务堆积过多、截止日期集中,我感到焦虑、烦躁,伴随无力感”。
2
拆解情绪核心诉求
透过情绪表象追问本质,精准找到情绪背后藏着的真实需求。例如,对无法按时完成的工作感到焦虑,其实是怕自己做不好,想把任务完成得更漂亮,并且获得认可。
3
将诉求转化为行动
基于拆解后的核心诉求,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动力。例如,先列出任务清单表,按优先级排列顺序;然后给每项任务设定明确的小目标和完成时限,每完成一项就打钩标记,用具体进展替代迷茫内耗,缓解焦虑感。
4
复盘情绪处理经验
最后,别忘了对本次情绪处理过程做一次复盘。回顾一下,记录的情绪信息是否精准帮自己识别了核心困扰,拆解的诉求是否切实指导了行动方向,制定的行动计划落地效果如何,再次体验成功后的轻松喜悦,提升自我效能感。
![]()
学会拥抱负面情绪,让心理“暗物质”转化为滋养成长的能量,从而引领我们走向更健康的人生。
![]()
作者简介
杨生伟:大学本科,喜欢运动,摄影,乐观开朗。
![]()
作者简介
罗铭扬:大学本科,喜欢旅游、音乐,乐观向上。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作者 | 杨生伟
主播 | 罗铭扬
审核 | 陆峥
编辑 | 李思南
校对 | 董鑫磊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