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华为Mate 60全球首发卫星通话功能。两年后,“高大上”的卫星通信功能逐渐成为各大主流手机的标配。
![]()
作为消费级卫星通信服务的提供者,三大运营商近些年可谓是“铆足了劲”,想要在卫星通信这条赛道上抢首发。
近日,中国移动宣布北斗短信业务迎来重磅升级,从原先只能发送文字信息,一跃升级为支持文字、图片和语音的富媒体通信,这波升级直接让移动用户原地“赢麻了”!
北斗短信升级 告别“纯文字时代”
一直以来,卫星通信给大众的印象多是昂贵且功能有限的技术。如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北斗短信业务重大升级成果,让北斗通信直接迈入“看得见、听得到”的新阶段。
那到底是哪升级了呢?文字传输能力从原来的上行发送20个汉字、下行接收6个汉字,提升至上行40个汉字、下行10个汉字。
![]()
同时,升级后的北斗短信新增了图片和语音的发送功能。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环境下,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沟通信息。
借助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高压缩与AI还原算法,支持终端侧最大200MB图片和8秒语音的高压缩比例传输。这项技术的压缩比达到90%以上,成功突破了小带宽、长时延的技术瓶颈。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发送一张图片时,系统会先对其进行高效压缩,传输到接收端后,再通过AI技术还原成高质量的图像。既解决了图片过大、传输难度高的问题,也保证了图片的清晰度,一举两得。
![]()
北斗短信升级后,让“救命”的功能更准确、及时。首要的应用场景便是应急通信。在自然灾害导致地面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北斗短信的富媒体功能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比如,受灾群众可以发送现场图片,帮助救援人员更准确地评估情况。
其次是野外探险、海上作业、无人区救援等场景。在这些环境中,地面网络信号通常覆盖不到,北斗短信的图片和语音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描述周围环境和面临的问题。
卫星通信将成标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卫星通信将成为每个人的标配。前不久,中国移动获颁卫星通信经营许可,正式开启“北斗+天通”双星卫星通信新阶段。
![]()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我国计划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将规模应用。
要知道,以前想用上卫星通信,要么得买昂贵的卫星电话,要么得给手机装外接模块,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也用不上。值得期待的是,未来卫星通信将不再只是高端用户的专属。
2023年,北斗卫星通信功能还仅限于高端机型;到了2025年,预计4000元以上的手机都将标配北斗通信功能。
![]()
如今越来越多智能手机“加装”卫星通信功能,直接降低了卫星通信的使用门槛,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无死角通信”的安全感。
当前,首款支持该业务的手机——REDMI Note 15 Pro+已完成软件升级推送,更多品牌终端正在陆续升级中,你期待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