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号深圳那天,场面挺抓人的。王德峰刚刚退休没多久,就被邀请到华董书院“经营塾”讲课。这位老教授还没开始几分钟,熟练点上一根烟。主持人在旁边顺手递了烟,全场只有四十来个人,控烟办的工作人员直接上场,调查组把他叫住,警告结束后一张三千五的罚单就递到他手里。
![]()
其实大家对王德峰课堂抽烟这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复旦那些年,他上一节课能抽好几根烟。教室里烟味很浓,连烟灰缸都堆得满满的。有时候学生要抢座听他的课,校园里常常起雾。他讲哲学喜欢拉身边的例子,说康德就能扯到买卖,说海德格尔就带进疫情生活,讲得很生活化,不死板,偏偏很多人就喜欢这种风格。选课系统甚至被学生挤崩过,也有学生觉得烟味只要忍住了,听课挺值。
但家长这边想法完全对不上。有家长投诉热线打爆了,说孩子上了一次他的课回家咳半天,有些人还联名写信,搬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说王老师违反规定,家长群里照片转得飞快。微博热搜都蹦出来了,“复旦课堂变烟馆”,网友吵得很激烈。有人觉得老师带头抽烟实在说不过去,有人反而帮王德峰说话,认为大学课堂不是幼儿园。
![]()
复旦学校管理比较谨慎,找他谈话,通报批评,还罚了五百。哲学系主任也压力大了,保安巡查变得频繁。这波处理让风头稍微缓下来,不过学生们分为两派,校内外讨论一直没断。毕竟学生里支持他的也不少,有人自愿戴口罩听课,B站弹幕上支持教学的还挺多,研究生们组团写联名信,说王老师的课都爆满。
王德峰其实烟瘾蛮重,研究生时代一天一包烟打底。他说头脑卡壳就靠那口烟才能转起来。上课必带烟、打火机和水,每样东西跟着他从早到晚。讲课有生活气息,很多听过的人都觉得有趣,不似规矩老师,每次都能带出新角度。
![]()
但二手烟的问题也不是闹着玩的。公共场所控烟的规矩很明确,学校压力大,家长担心学生健康。其实大学里大多数都是成年人,多少有选择权。这事儿就是规则和个人习惯的冲突,像是教育界老话题,谁都不太容易说清楚。有人调侃,如果搁欧美名校早剔除了,哈佛耶鲁哪儿能容教室里随便抽烟。
处分之后,他的节制明显好了不少。有学生说2023年春季的课上,他每节只抽两三根,还提前和大家道歉,因为烟瘾确实难克制。很多新生就冲着这风波去选他的课,退休大会上人多热闹,他三十来年教过无数学生,出了十几本书,业内也认可他的专业。
![]()
不过深圳讲座这次,又把他抽烟的事情推上了风口浪尖。即便退休之后,习惯还是脱不了身。他在讲座自检检讨,媒体来了又一波报道,大众的关注又拉高了。
师生关系其实挺复杂的,有的人冲着他的哲学讲座去抢座,觉得值得,有的人完全受不了烟味。这个冲突一直在,授课魅力和健康底线确实谁都不能忽略。事件之后,大家的讨论更直白,规则终究是所有人的底线。这么多年来,看下来还挺有意思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