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买了电子血压计,每天认真测量。然而去医院复查,医生看了看数值:"你这测得不准啊。"
明明按说明书操作了,为什么结果还是偏差那么大?其实,90%的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环节——袖带到底该怎么绑。
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直接决定了你拿到的数字是真实血压,还是一串误导你判断的错误数据。
袖带绑错一厘米,血压数值差一截
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说起来不复杂,就是通过袖带加压后放气,让内置传感器感应肱动脉的搏动。
传感器位置对了,感应到的脉搏波形才准确,计算出来的血压值才靠谱。
很多人把袖带往胳膊上一套,位置随意摆,传感器根本没对准肱动脉。
![]()
有的绑得太靠近肘关节,袖带压在了手臂弯曲的部位。有的绑得太高,离心脏太远,测出来的压力自然有偏差。
更常见的是左臂右臂不分,以为两只手臂的绑法一样,实际上大部分血压计的袖带设计是有方向性的。
袖带上通常会标注"ART"或者箭头符号,这就是传感器的位置标记。
![]()
这个标记必须对准手臂内侧能摸到脉搏跳动的地方,也就是肱动脉。
偏离这个位置哪怕一两厘米,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就会明显减弱,计算结果自然出现偏差。
测量位置的高度也很重要。袖带的中心应该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
![]()
手臂垂得太低,血液往下流动的阻力小,测出来的血压会偏低。手臂举得太高,血液向上流动需要更大压力,数值就会偏高。
这种由位置高度造成的误差,能达到5到10毫米汞柱。
![]()
袖带松紧有讲究,不是绑上就完事
袖带绑得太紧,把手臂勒得发白,血管受到额外压迫,测出来的血压值会虚高。
有人担心测不准,故意绑得很紧,结果适得其反,本来血压正常的人也能测出高血压的数值。
![]()
袖带绑得太松同样不行。
松松垮垮套在手臂上,袖带充气时无法均匀压迫血管,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断断续续,不仅数值偏低,还可能根本测不出来,显示屏上直接出现错误提示。
判断袖带松紧是否合适有个简单方法:绑好后,用手指伸进袖带和皮肤之间的缝隙,能塞进一根手指,但塞两根就很困难,这个状态就是合适的。
![]()
这个"一指原则"适用于大部分成年人,既能保证袖带充分接触皮肤,又不会造成过度压迫。
袖带的材质也会影响松紧感受。有些袖带是魔术贴粘扣设计,反复使用后粘性减弱,绑起来总感觉不够牢固。
有些袖带是弹性布料,刚买的时候弹性好,用久了会松弛。
![]()
袖带褶皱扭曲,传感器罢工给你看
把袖带快速套在手臂上,袖带表面出现褶皱,这种情况很常见。
有人觉得无所谓,反正能测出数字就行。
实际上,袖带不平整会导致充气不均匀,某些部位压力过大,某些部位压力不足,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就是混乱的。
![]()
袖带发生扭曲更麻烦。
绑袖带时手忙脚乱,袖带在手臂上转了半圈,标记点偏离了正确位置,传感器对不准肱动脉,测量结果的可信度直接归零。
有些人重复测量好几次,每次数值都不一样,相差能有二三十毫米汞柱,问题往往就出在袖带扭曲上。
![]()
袖带和皮肤之间有衣物也会造成干扰。
隔着厚厚的毛衣或外套测血压,袖带无法直接接触皮肤,压力传导出现损耗,测出来的数值准确性大打折扣。
正确做法是撸起袖子,让袖带直接绑在裸露的皮肤上。如果天气冷实在不想脱衣服,至少要穿薄的贴身衣物,厚外套必须脱掉。
![]()
距离肘窝两三厘米,这个位置不能含糊
袖带下缘距离肘窝的位置是有标准的,一般建议保持2到3厘米。
这个距离既能避免袖带压到肘关节影响血液流动,又能保证传感器位于上臂最粗的部位,测量效果最好。
![]()
不固定的绑法导致每次测量的条件都不一样,今天测的是140,明天测的是130,后天又变成了145。
准确定位肘窝位置也需要技巧。
手臂自然伸直,肘关节内侧能看到明显的横纹,这就是肘窝。从这条横纹往上量两三厘米,就是袖带下缘应该放置的位置。
![]()
绑好袖带后,可以在皮肤上用笔做个小记号。
下次测量时,把袖带下缘对准记号,位置就不会有偏差了。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需要长期监测血压的人,能保证每次测量的条件高度一致,数值的可比性更强。
说明书不是废纸,校准设备不能偷懒
每台血压计的说明书都会标注具体的使用方法,包括袖带的绑法、测量姿势、注意事项。
买回血压计不看说明书,直接凭感觉操作,这是很多人的通病。
说明书上还会告诉你设备的使用寿命、保养方法、故障排查,这些信息都很实用。
![]()
电子血压计不是买回来就能一劳永逸的。
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的压力传感器可能出现老化或漂移,测量准确性会下降。
正规的做法是每年把血压计送到医疗器械检测机构或者医院保健科进行校准。
![]()
有些人在家测量血压正常,到医院一测就高,这种"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很常见。
排除紧张因素,还要考虑设备本身是否准确。
如果家用血压计长期没有校准,测出来的数值偏低,你以为自己血压控制得很好,实际上可能已经超标了。
定期校准设备,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
《——【·结语·】——》
袖带绑法看似简单,里面的门道不少。
位置对不对,松紧合不合适,表面平不平整,这些细节直接影响测量结果。10毫米汞柱的误差,可能就是正常和高血压的分界线。
认真对待每一次测量,把袖带绑规范,读懂说明书,定期校准设备,这样得到的血压数值才有参考价值。
![]()
信息来源:
1. 中国高血压联盟官方平台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资料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 4. 世界卫生组织血压指南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