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犯错,父母还不想担责,哪有这样的家长?”
“责任我们不逃,但就只是电动车剐蹭,你随便就要这么多钱不是讹人吗!”
诉求索赔800余元,答辩状却有五、六页,照片、光盘等证据材料厚厚一大摞。“这个案子不好调了”,过往的审判经验提醒着承办法官梁栋,小额案件双方交大量的证据,说明当事人很有可能在较劲,怎么处理这几百元差额的纠纷成为他要攻克的一关。
谁碰倒了我的“电驴”?
“事儿不大,费用也不多,你们双方能不能再商量商量?”庭审中,顺义法院立案庭审判员梁栋向双方说道。
“不是我们不和他协商,是对方狮子大开口,这钱我给不了。”李先生向梁栋讲起了事情的原委。
![]()
2025年9月某天,王先生和往常一样准备骑车上班时,发现自己的电动车有明显损坏,后视镜不对称,车把和前后脚踏板也有一些磨损。王先生刚买车才不到一个月,猜测车应该是被他人损坏了,于是立刻联系小区物业查看监控录像,发现是前一天下午,两位小男孩骑车行驶至车棚,在停放车辆时不慎碰倒了王先生的电动车。当时两位小男孩慌忙扶起车辆,简单查看后就离开了车棚,未做处理。
两位小男孩是亲兄弟,住在王先生隔壁单元。王先生也找到了两位小男孩的父母,李先生和张女士。因为孩子们回家后并未提起此事,夫妇二人并不知情,他们也主动致歉希望就王先生的损失进行赔偿。
修车款给多少合适?
“我看只是轻微损坏,您看需要赔偿多少钱。”李先生说道。“我这辆车是上个月新买的,是品牌的,就目前的损坏程度,你怎么也得赔我一千吧。”
李先生一下子激动了,“这么点磨损就要一千?两三百块钱就能修个差不多啊。”双方不欢而散。
几天后,王先生为证明赔偿数额合理,前往品牌专卖店咨询维修金额,拿到维修报价单后再次与李先生夫妇协商,却始终未达成一致。
“那我只能去法院起诉了。”“你爱上哪里告就告去。”二人对簿公堂,王先生将李先生夫妇及其儿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车辆损失800余元。
![]()
照片、监控,光盘、U盘......庭审前,梁栋发现这一小标的案件证据却非常全面,他面对五、六页答辩状犯了难。
“你们都是一个小区的邻居,证据我也看了,损坏确实不严重,原告你愿意让让步少要点吗?”“一分钱少不了,我还没问他要贬值损失呢。”看到双方的态度,梁栋无奈只能开庭。
还没修车,就先转了钱?
庭审中,王先生提交了事发时的监控、车辆损坏部位照片、维修清单、维修发票、转账记录等。维修清单显示后视镜一对、后刹车把、后刹车上泵、把套、前脚踏、后脚踏和对应的价格,通过照片显示,后视镜、把套、脚踏都有一定程度的擦伤。
![]()
“法官,您看我把维修费都转给专卖店了。”王先生出示手机里的转账记录,转账金额和发票金额一致。“法官,这些都是假证据,他的车还没修呢。”李先生一边说着,一边把手机出示给梁栋,“法官您看,这是我孩子昨天在车棚里拍到的,对方车还没修,配件也都没换。”王先生解释说,因为自己担心维修后对方不认可,所以还没有维修,只是把修车款先行支付给维修店。
梁栋说:“如果电动车没修的话,正好咱们一起去现场,对应着车上的剐蹭,确定一下合理损失,看看到底维修需要多少钱,双方也都能信服。”
“恢复原状”还是“整车翻新”?
上午10点,梁栋团队和当事人双方到达专卖店,王先生把车辆也骑过来了。梁栋开始对着维修清单逐一查看受损部位。
![]()
看到后视镜和前脚踏只是左边有损坏,维修单却显示更换一对,“只坏了一个,为什么要更换一对呢?”梁栋问道。“人家进货就是进一对,所以换也只能换一对。”王先生说。“这不太合理吧,如果把没坏的也换了,这是扩大损失。”梁栋边看边说。
![]()
“这个刹车泵是怎么回事?需要换吗?”“法官,车被撞倒碰坏了刹车泵,导致后轮刹车不太灵了。”“那我试试”,梁栋说着骑上车,在店门口骑了两圈后下来。“我看这刹车没问题,挺正常。”在查看完车辆后,梁栋让法官助理查询零配件的官方报价,自己分别和原被告和车店老板沟通,也据此确定了维修损坏部分合理的赔偿金额。
![]()
“根据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监护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目前来看损坏肯定是存在的,责任该承担要承担。”梁栋向李先生夫妇说道。
梁栋又把王先生和店主分别叫到一边,“车辆我看了,这是法官助理刚査的官方报价单,损坏并没有那么严重,金额比两百元多,但肯定不到800元。如果店主和当事人合谋扩大损失,涉及提供虚假证据,法院是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的。”
![]()
最后梁栋向原被告和车店老板告知裁判依据,释明诉讼风险,也把这次调查后合理的赔偿金额向三方明确,最终王先生和李先生达成一致,赔偿金额400余元,当场签署了调解书并转账。“有时当事人并非完全恶意多要钱款,而是希望尽可能弥补自己所有的损失,但侵权赔偿的原则是‘填平损失’,即恢复原状,而不是借此机会‘以旧换新’或‘整车翻新’。”梁栋说道。
从仔细核对每一处剐蹭,到亲自试骑查验性能;从对照标准报价逐项核实,到分别与当事人、店主耐心沟通、提醒提示——在梁栋看来,法官的“较真”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对事实的尊重、对公正的坚守。
“从八百余元到四百余元,这差距值得我们去‘较真’,而且是认认真真、有理有据地‘较真’,越是小案子越需要”,梁栋笑着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供稿: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
文字:杨思洁 邰怡昕
图片:宜雪
编辑:邰怡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