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山色如黛,雾气在山间缭绕。
“《乌蒙深处》首播那天晚上,看到了村里好多熟悉的身影,也勾起和剧组在一起的许多回忆。”村委会副主任杨国美望着窗外,目光仿佛穿越回今年春天。
![]()
村民和《乌蒙深处》剧组合影 图由受访者提供
《乌蒙深处》剧组在化屋村持续拍了两个多月,有一场戏需要大量群众演员,沟通协调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杨国美就成为了村里群演的“大管家”。
杨国美清晰记得拍摄那天的情景:剧中角色衮月亮(毛晓彤 饰)和穿着节日盛装的乡亲们在悬崖村老寨广场载歌载舞。剧组从早上7点拍到下午4点,村民们演得投入、用心,不觉得辛苦,反而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大家听说要拍电视剧,都很兴奋。”杨国美回忆道,“很多村民都说不要钱也支持,比如陈祥美、杨清鑫、杨龙……”作为土生土长的化屋人,她熟悉每家每户的情况,这为她的“管家”工作提供了便利。除了群演人物,连牛、狗、三轮车等都由她协调安排。
“仿佛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杨国美说。
![]()
村民和《乌蒙深处》剧组合影 图由受访者提供
这样的感受,在化屋村民心中激起共鸣。镜头内外,他们的生活与剧情交织,演绎着现实版的《乌蒙深处》。
杨梅家的房子被选为剧中主演之一吴艾草(王宏 饰)的家。房前院子里,吴艾草与男主“麻青蒿”(秦俊杰 饰)及好友衮菖蒲(林江国 饰)曾把酒言欢。
“我们是把房子免费提供给剧组拍戏的。”杨梅说,“剧组搬了很多桌椅过来,把屋里重新布置,外墙重新粉刷,牛棚重新装修。”尽管剧组离开已有一段时间,但杨梅看着房前屋外的陈设,眼中仍闪着光。
![]()
杨思芬在自家小卖部里收看《乌蒙深处》(陈思 摄)
剧组在家里取过景的还有杨思芬家。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家小卖部里看《乌蒙深处》。
杨思芬说,自己一家都是《乌蒙深处》的忠实粉丝。她和丈夫杨秋冬、女儿杨玉琴都当过群演。“我们都是穿自己的民族服装,男的就吹芦笙,女的就跳舞。”
在杨思芬看来,这次拍戏体验让她的人生解锁了更多可能。曾经,她以为生活只能在土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种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后来村里发展旅游,她开了小卖部,生意好时一年能有一二十万元;如今,看到自己家的房子和家人出现在电视剧里,她更是干劲满满。“这真是一辈子都没想过的大好事。”杨思芬觉得自己“很幸福、很知足”。
与《乌蒙深处》结下不解之缘的还有王光元和杨艳夫妻。
“第一集5分17秒到34秒,都有我跳芦笙的镜头。”王光元精准地说出自己在剧中露脸的时间。他记得演戏那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大家的热情高涨,“跳了几个小时依然活力十足”。
“人家到我们这里拍电视剧,这是宣传我们家乡的大好事,肯定要全力支持。”王光元的妻子杨艳说。她除了在剧组当群演,还向剧组提供了自己设计的产品作为拍摄道具,剧组还专门向她购买了一个包。
“这是对我的技艺的认可,让我觉得自豪和骄傲。”杨艳说。
![]()
杨艳展示自己的作品(陈思 摄)
多年以前,杨艳在开办农家乐时,经常把自己制作的蜡染刺绣作品挂在墙上展示。不少游客看到后惊叹于她设计绣制的作品并掏钱购买。受到启发的她在2022年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随后培训村里的绣娘,通过家庭工坊的形式,给绣娘们分派订单,带动周边几户村民通过刺绣共同实现增收。
暮色四合,化屋村的夜晚重归宁静。但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村民们谈论的,不仅是庄稼的长势和明天的天气,还有电视剧的剧情,以及自己在镜头里的模样。他们的生活,因这次特殊的经历而增添了新的话题。
化屋群演的故事,已成为《乌蒙深处》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集。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