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家披萨店老板近日在网络贴影片辱骂台游客点菜小气“16人仅点了5份披萨”,遭网友灌爆负评。店老板14日贴出道歉影片,他表示要向所有中国(大陆)人,台湾人道歉,解释意大利人只是比较爱乱开玩笑,并在结尾大喊“我爱中国(大陆)、我爱台湾”,希望平息众怒。
根据媒体报道,意大利蒙泰卡蒂尼泰尔梅一间名为“Pizza Dal Pazzo”的披萨店老板,疑似不满16名台湾观光客在店内仅点5份披萨,就直接拿手机录影,一边爆粗口、一边嘲讽“滚吧”,还将影片上传到店家Instagram公审,引发大批台湾网友炮轰。
从当事影片中可见,老板对着镜头大喊“这里简直疯了!接着走向台湾游客询问“嗨你从哪里来?”台湾游客因为听不懂,还开心向镜头比赞、YA,并报出“Taiwan”,殊不知正遭老板当面羞辱。老板后续还在贴文抱怨“被观光客气到谷底”。
![]()
事件曝光后,引发大票台湾网友不满,批评老板“文化差异不是霸凌藉口”、“如果真的有违反规定可以当场告知,直接放到网络上公审蛮过分的”,也有人指出,“餐厅又没订低消,”吃不完还被说浪费,到底要怎样?“
事后老板将Instagram帐号关闭,但稍晚于脸书发布一段46秒影片并配文写道,要向所有中国(大陆)人与台湾人道歉最后直喊”我爱中国(大陆),我爱台湾“。
虽然岛内舆论对此事也有不同观点,但无论强调文化差异不是霸凌借口,还是认为游客没有提前做好准备,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起码不同观点者都认为,“共食”在台湾是司空见惯之事,区别只是到了国外该如何应对。
然而,昔日自由行正盛时,比起对待这16位台湾游客共食披萨的“宽容”,对待当年大陆游客在夜市多人合吃蚵仔煎,岛内媒体却是另外一番解读。
多年前,谈到高雄人为何舍六合而逛瑞丰,有新闻报道曾这样写道:
六合夜市许姓摊商表示,虽然夜市人潮依旧强强滚,但逾8成客源是陆客观光团,他们很聪明,都先单点后再由大家分食,一趟下来每个人都可吃到多种美食,但摊商只见人潮没赚钱潮。
六合夜市常见4、5人占据一桌吃50元的东西,甚至有10名陆客只吃1盘蚵仔煎,为此部分摊商祭出低消、1盘只给2双竹筷,甚至不再给塑胶小碗分食,避免成本增加。
经营餐饮业的五年级生张志康,约会、吃消夜于来都在六合夜市,现在“很久没去六合夜市”,因为“耳里听到的都是说卷舌音的国语,少了记忆中熟悉的台味”,改选择离家近的小夜市或路边商展逛逛。
在这篇《陆客共食改变夜市生态》的报道中,记者是否认台湾有“共食”文化的,甚至还把陆客来台多人分享小吃当作“特有”现象,以此埋怨商家赚不到钱。
事实上,一个人食量有限,大陆游客逛夜市往往是正餐过后,多人分食是人之常情,因为停留时间有限,吃完转去下一家,并不会影响商家经营。
![]()
至于听到大陆普通话少了台味,那听到日本人、韩国人,欧美人说话恐怕就没有这些担忧,一些本地顾客把口音当成拒绝消费的理由,根本是“逢中必反”的欲加之罪。
其实,观光客再多,本地客仍是主力,夜市小吃长期缺少变化,吸引不了消费者才是生意惨淡的原因,把责任推给“共食”,赚不到钱就拿大陆游客撒气的做法是毫无道理的。尤其对照岛内舆论,这次对台湾游客因“共食”在意大利的遭遇,更加凸显当年他们对大陆游客的苛刻。
总结起来就是,钱花少了,埋怨陆客共食,有人潮没钱潮;大陆企业家来台送暖,关怀弱势大撒币,又嫌人家高调,要求对方读《金刚经》,送钱还得低调;开放直航,说“木马屠城”,民进党破坏两岸关系,否定“九二共识”,大陆客不来,转过来又骂“以经逼政”。大陆是善意满盈,有求必应,还被动辄得咎,反观岛内一些人则是照尽阳光,硬说为何只有北风?
两岸关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是否认同“一个中国”,有此,多大的分歧都能克服,若没有,再小的差异也能被别有用心者无限放大,这就是几十年来两岸关系的缩影。假如岛内舆论可以从这次台湾游客在意国的遭遇中,反思一下过去对待大陆民众的双标,少一点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未来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会减少许多波折与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