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官宣服役,引发海内外媒体热议,中国自此拥有了可以与美国超级航母相抗衡的大型航母,这对中国海军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不过在福建舰服役后,很多网友都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国第四艘航母上,期待中国首艘核动力航母的到来。然而现有证据表明,福建舰并不会只建造一艘,后续可能会“量产”,中国航母大概率会走“核常兼备”发展之路。
![]()
在福建舰服役后,网上很快就出现了一艘舷号为19的航母模型,这艘模型舰体与福建舰高度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舰岛外观。福建舰舰岛与烟囱融为一体,而模型中的舰岛与烟囱则为两个独立分开的结构,显然这艘航母模型是与福建舰一样的常规动力航母。需要指出的是,模型中的舰岛外形与武汉“水泥航母”上的新舰岛外形高度吻合,由此可以断定福建舰后续会有改进型的姊妹舰。
![]()
![]()
另外,网上还出现了一艘舷号为20的航母模型,这艘航母模型中的舰岛外形极为简洁,没有任何烟囱结构,且舰岛大幅后置,显然是一艘核动力航母模型。如果将“武汉水泥”航母上的舰岛去掉后面的烟囱,那么舰岛外观就与模型中的舰岛十分接近了,从中可以推测20号航母采用的是核动力。
![]()
其实除了曝光的模型外,官媒在福建舰服役的当天就公开了我国后续建造核动力航母以及常规动力航母的信息。例如人民日报发文称,中国基本中午了航母所有的建造技术,下一步方向必然是去实现核动力航母,中国是具备相关技术的。另外央视旗下的“玉渊潭天”也公开表示,福建舰是是一个成熟的“平台”,按照中国造舰的惯例,在成熟平台上有一些优化和改进,就会进入到“量产”阶段。结合这两个信息可以看出,我们下一步在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同时,也会建造福建舰的改进型姊妹舰,走航母“核常兼备”发展之路。
![]()
![]()
根据开源信息显示,我国正在北方某造船厂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的整体尺寸超过了美国福特级航母,满载排水量有望超过11万吨,搭载有四条电磁弹射器以及三台大型升降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战力第一强航母。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何我国在已经开工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同时,又要建造常规动力航母呢?毕竟核动力航母较常规动力航母拥有明显的优势。
![]()
其实核动力航母相较于常规动力航母的最大优势是续航能力,核动力航母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可以在远离基地的海域长时部署,对后勤补给的需求相对较低。另外,核动力航母无需消耗燃油,节省下的空军可以装载更多的航空燃油及舰载机,发电能力也具有显著优势。
不过核动力航母除了优点外,其缺点也很突出,例如造价昂贵,技术风险较高,建造周期较长,维护保养及退役后拆解耗资巨大等。因此如果我们的常规动力航母主要性能指标能接近核动力航母,那么量产常规动力航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中国海军而言,相较于追求航母极致的高性能,如何快速扩充航母数量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中国已有三艘航母,表面上看是除了美国之外拥有航母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按照国际海军通行的“一艘休整,一艘训练,一艘战备”使用模式,中国现阶段可以随时执行作战任务的航母数量只有1艘,而中国海军所要面对的可是美国及日本的十几艘航母,显然中国航母数量远远不足。
![]()
建造核动力航母确实能大幅提升中国航母质量,但核动力航母建造周期太长,这与我们追求的短期航母数量存在矛盾,因此继续建造常规动力航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前面已经提到官方称福建舰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这里所说的成熟就是战力够强,且具备升级改进空间,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从19号航母模型以及武汉“水泥航母”新舰岛就足以说明我国后续会在福建舰的基础上继续建造常规动力航母,而下一艘常规动力航母就解决了福建舰舰岛烟囱排烟影响舰载电子系统问题。如果后续改进能不断提升性能,不排除福建舰会有第二艘、第三艘姊妹舰的可能性,毕竟福建舰综合作战能力并不输美国的核动力航母。
![]()
另外,江南造船厂在建造福建舰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建造常规动力航母的经验,可以更快的建造福建舰的改进型姊妹舰,为中国海军快速扩充航母规模助力。如果福建舰得以实现量产,那么到2035年,中国海军将有望拥有2艘核动力航母以及5艘常规动力航母,届时美国海军将在西太平洋彻底失去航母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