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歼20与美国的F22一样,是一款纯粹的 “空优战斗机”。其终极使命是在蓝天之上猎杀敌机,夺取制空权。
然而,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腹多联悬挂挂架的公开,彻底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它不仅仅是一件新装备,更是一个强烈的战略信号:歼20正在全面释放其与生俱来的多功能潜力,其定位已从 “空战之王” 向 “战略多面手” 跃迁。
![]()
此前,歼20的对地攻击能力被视为一种 “备选” 技能。其机腹主弹舱主要设计用于挂载4-6枚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任务时,则只能携带2枚500公斤级激光制导炸弹。这种配置火力持续性有限,且需要载机在目标区上空徘徊进行激光照射,增加了风险。
而此次亮相的新型多联悬挂发射装置,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它使得歼20能够在隐身状态下,于机腹弹舱内满载8枚新一代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
从2枚到8枚,这不是简单的算术增长,而是打击效率和持续作战能力的指数级飞跃。这意味着一次出击可以打击多个关键目标,或者对一个高价值目标实施多重精确打击,其火力投送能力已堪比小型轰炸机。
新型小直径炸弹采用“惯性+北斗卫星”复合制导,并可加装末制导头。这意味着歼20可以在防区外进行 “发射后不管” 的攻击,投弹后迅速撤离,极大提升了生存性和任务灵活性。这一转变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中国空军深刻的战略意图。
![]()
实力溢出后的必然选择
随着歼20装备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强大的空战实力已经能够满足,乃至超越中国空军在预设战场夺取制空权的需求。此时,将这种顶级平台的功能向电子战、侦察、特别是对地对海精确打击延伸,是追求作战体系效率和成本最优解的必然之举。
当歼20挂上小直径炸弹,它便成为一把无可替代的 “斩首” 利刃。凭借其无与伦比的隐身性能和穿透能力,它能够潜入敌方严密的防空体系,对指挥中心、雷达站、机场等核心节点进行 “点穴式” 清除。
这种打击可能在战争伊始就瘫痪对手的作战体系,其战略价值远超投掷炸弹本身的破坏力。
歼20的多功能化,正悄然改变中国空军的作战模式。它不再是一个需要其他战机护航的 “娇贵刺客”,而是成为一个能独立执行复杂任务、兼具 “踹门” 与 “清场” 能力的核心节点。它与预警机、电子战机、无人机等共同构成的作战体系,将更加扁平、高效和致命。
![]()
诚然,受限于内置弹舱的容积,歼20在执行对面打击任务时,其单次投送的绝对毁伤能力尚不及大型轰炸机。但是,它所带来的非对称打击优势,却足以颠覆战场规则。
这个小小的挂架,标志着歼20正式告别了单一的空战定位,向着中国空军未来作战体系的全能核心迈出了关键一步。
它的出现,不仅证明了歼20平台巨大的设计冗余和升级潜力,更预示着中国空军正在构建一种以隐身、穿透、智能、精确为特征的新质战斗力。这不仅是装备的进步,更是整个军队作战哲学的进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