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印度人的“恒河浴”习惯已经渗入到基因里了!大家还都记得今年国庆期间,一群印度人在我国北京亮马河野泳的事。然而据《扬子晚报》11月15日的报道,时间更早的一次发生在今年4月份——一段拍摄于4月的视频近日在网络上流传:三名印度游客在江西庐山石门涧风景区“爱池”水潭内脱衣泡澡,不仅无视岸边“禁止下水”的警示标识,还挪用救生圈当作玩具戏耍,离开后现场遗留香皂盒等杂物。
![]()
这段视频公布后迅速引发网友强烈愤慨,“这里不是恒河”的声讨声刷屏社交平台,而事件背后暴露的某些群体的素质问题、景区管理漏洞、外籍游客违规处理难题,更值得深入剖析。
![]()
从事件本身来看,违规行为的“随意性”与“挑衅性”并存。视频中,三名印度游客面对明确的禁止标识毫无敬畏,将公共景区水潭当作私人浴场,甚至挪用保障安全的救生圈取乐,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景区生态环境,更对其他游客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
庐山风景区“爱池”中的水来源于清澈的溪水,这里也是大家游玩赏景的地方,游客很多,但是三名印度人却不管不顾的跳入池中脱衣泡澡,不免让人心生反感,因为这里属于公共游玩的地方,不是你自家的游泳池,怎么能毫无顾忌地跳入里面泡澡呢?
而且水潭水深、水温未知,违规下水可能引发溺水事故,而被挪用的救生圈若遇紧急情况将无法发挥作用。更令人不适的是,事件发生于4月,却迟至11月才因视频曝光进入公众视野,长达7个月的“时间差”,让景区的“日常巡查”机制形同虚设,也让网友对景区管理能力产生质疑。
![]()
事件发酵后,庐山石门涧风景区于11月14日发布通报,承认“管理疏漏”并致歉,承诺“加强规范化管理、强化日常巡查与违规行为劝阻机制”。但这样的回应并未完全平息争议,核心问题在于:外籍游客违规行为频发,却往往难以得到有效惩戒。
梳理近年来类似案例可见,2024年北京亮马河曾出现外国人脱光衣服下水洗澡,最终仅以“口头提醒+增设摄像头”收场;杭州西湖苏堤上,三名外国人违规搭帐篷烧烤,因“声称听不懂中文”而作罢;桂林漓江疑似外籍游客裸泳事件,也因当事人提前离开而不了了之。
![]()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游客若违反类似规定,往往会被当场处罚,这种“处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不仅让公众感到不公,更变相纵容了部分外籍游客的违规心理。
我们常说“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中国游客还是外籍游客,在公共空间都应遵守共同规则,这不是“文化不包容”,而是对公共利益的基本尊重。要强化法律执行的“统一性”,明确“涉外违规行为无特权”,对符合处罚条件的,无论国籍一律依法处理,同时通过官方渠道公开处罚结果,以“看得见的正义”重塑规则权威。
![]()
另外,也要摒弃“以文化差异为由妥协”的错误观念,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同时,明确“公共规则是底线”,可以通过宣传手册、入境提醒等方式告知外籍游客当地规定,但绝不能因“习惯不同”而降低标准。
消息来源:《扬子晚报》11月15日报道《三名印度人在庐山景区“泡澡洗身”,景区情况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