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宁品读】烤红薯之香

0
分享至

立冬后的风像一把刷子,将城市上空的浮尘轻轻拂去。天色被刷得澄亮,阳光显出几分难得的硬度。走在傍晚的街头,一缕突如其来的甜香拽住我的脚步,那香味带着暖,像有人轻拍肩头,叫你回家吃饭。


循味望去,街角铁皮桶改成的炉子上,红薯正被暗红的炭火慢慢捂熟。它们挤卧在炉膛深处,像一群安静的孩子,听火讲故事,听炭哼小调,听时间一点点把淀粉熬成糖。

我走近的时候,卖红薯的老人脸上的沟壑堆满了笑。炉盖掀起的刹那,白汽轰然涌出,像地底升起的云朵,带着土腥、焦糖、甚至淡淡酒酵的复合气息。那是真实的人间烟火,是阳光、泥土、雨水、汗水的机缘巧合。

我记忆中的红薯,藤蔓纵横,耐旱耐贫瘠。《齐民要术》载:“甘薯,十一月中取根,大如臂,色白,味美”,这里的甘薯就是红薯。童年时光里,常见母亲把红薯塞进灶膛草木灰。放学回家,没进门便闻到了烤红薯香。在灶膛里扒开草木灰,喷香的红薯便凸显在眼前,掰开,金黄的肉冒着糖丝,烫得左右倒手。那甜是钝的,像老棉鞋踩在霜地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得让人心安。后来我离家读书、进城工作,味蕾被麻辣鲜香轮番轰炸,以为早把红薯味冲淡了,却在某个加班后的夜晚,被一只铁皮桶中的烤红薯勾住。原来,胃始终记得被抚慰的过往。


红薯的香,是土地对劳作的回馈,是苦难岁月的补丁。在清明前后栽下红薯苗,一垄垄土埂像写给春天的情书。盛夏,藤蔓铺成绿毯,风过时掀起波纹,地下的根块悄悄鼓腮。霜降之后,农人们又用铁叉翻开土皮,胖墩墩的红薯滚了一地,像刚出窑的陶胚,带着潮湿的温度。那年月,红薯是粮也是菜,是猪饲料也是学费。母亲把红薯刨成丝,晒干,便可以随时用锣锅熬成薯丝汤裹腹。有人曾说:食物的味道,其实是一段压缩的光阴。是啊,光阴与食物确乎是难解难分的。

科学上讲,红薯中的淀粉在70℃左右开始水解生成麦芽糖,淀粉酶活性越高,甜味便愈发悠长。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所有熬过的夜、流过的汗、踩过的霜,都被命运偷偷熬成了糖,只等一个合适的温度,替你揭盖。

儿时,我老家家家都有“红薯窖”。村民在较干燥的山上向下挖深坑,上面以杂树、冬茅或稻草搭一个蓬顶,以防雨水进入,足以让红薯安然过冬。入冬前,乡人便把红薯挑进去冬藏。什么时候想吃,就可以下窖拣几个回来,顺便把那些烂了的丢掉。来年开种,大多红薯安好,埋进地里便等着发芽了。冬藏,不只是保存食物,更是保存信念:再冷的冬天,总会过去;再硬的土地,都能长出温暖。

城里的烤薯摊,便是乡村窖藏的远房亲戚。铁皮桶、炭火、铁钩、旧棉被,一套简易的“移动地窖”。卖薯人多是进城的老农,他们把城乡时差背在肩上,让城市快节奏的脚步偶尔错拍。有一位农人总挑长得周正的红薯烤,他说:“薯像人一样,长得端正,味才正。”


红薯的香,能治愈乡愁。城里生活的人,把超市买来的红薯用烤箱低温慢烘,满屋甜香。吃起来,满满的是“妈妈的味道”。有人把烤薯拍成视频,配文:“此味可解长安雪。”科技时代,二维码的乡愁总在横流,其实,只需要70℃的恒温,把红薯慢慢熬成糖,让糖穿过屏幕在舌尖化开,便完成了一场时空拥抱。

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开,乡野建起了红薯深加工工厂,红薯被做成粉丝、薯片、薯酒,甚至提取花青素做口红。土地流转后,年底分红,村民的笑像裂开的红薯。乡村举办“红薯文化节”,大学生返乡直播,镜头前,老农教网友“听声辨熟”:手指弹薯,声音闷的甜,声音脆的淡。弹幕飞过:“原来红薯也会说话!”

站在铁皮桶前,买下一个烤红薯。剥开焦皮,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柱,像给城市立起一根小小的炊烟。咬一口,甜从舌尖滑到喉,再滑到胃里,像一条隐秘的暗河,把人心和乡野亲情绾结在一起。

红薯的香,是低到尘埃的守护,是升到云端的诗意。它不挑器皿,铁皮桶、土灶膛、太空舱,都能安放下它的甜;它不挑人群,白领与蓝领、商人与农人,都能在它的味道里找到心中的故乡。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AI生成

作者:程应峰

责编:李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关税突发,特朗普最新签署!降息,大消息!黄金暴跌,美股突变!

关税突发,特朗普最新签署!降息,大消息!黄金暴跌,美股突变!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08:00:59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江苏一市纪委监委通报:刘滔被查,涉嫌严重违法

大象新闻
2025-11-15 07:54:02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3:02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大连女歌手被座椅架挤压重伤,抢救无效身亡,同类悲剧多次发生!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0:02:00
反手均废,樊振东4-2智取王楚钦杀进全运会决赛,还打出了大道理

反手均废,樊振东4-2智取王楚钦杀进全运会决赛,还打出了大道理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5 14:41:41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三件大事接连发生,预示一场重大变革正在来临

格上理财网
2025-11-15 20:53:36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懂球帝
2025-11-15 16:00:09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60台光刻机,1000亿元!荷兰正式表态,外媒:ASML准备秋后算账了

古事寻踪记
2025-11-14 07:09:44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乌克兰全黑了!核打击前最后警告,俄军发射13枚“全球禁止”导弹

史纪文谭
2025-11-11 14:16:47
日本官员警告:若中国武力收台, 将优先击沉福建舰, 以解台岛之围

日本官员警告:若中国武力收台, 将优先击沉福建舰, 以解台岛之围

军器战位
2025-11-15 23:59:09
055大驱编队抵近日本,中国昭告全球,越过红线者,必遭迎头痛击

055大驱编队抵近日本,中国昭告全球,越过红线者,必遭迎头痛击

墨兰史书
2025-11-15 06:20:03
睡觉出现这5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二个太危险,别不当回事

睡觉出现这5种迹象,寿命可能长不了!第二个太危险,别不当回事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6 00:10:03
20-18!上海队夺得男子三人篮球金牌!

20-18!上海队夺得男子三人篮球金牌!

五星体育
2025-11-15 20:47:02
美国:不许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中国:不许使用中国资源的光刻机

美国:不许用美国技术的光刻机!中国:不许使用中国资源的光刻机

诗意世界
2025-11-15 13:19:32
俄军对红军城完成合围,到处抛撒劝降传单,乌军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俄军对红军城完成合围,到处抛撒劝降传单,乌军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深度小纪实
2025-11-14 16:34:15
独宠一人?佩德里点名拜仁王牌:他让我彻底折服,巴萨该拿下他

独宠一人?佩德里点名拜仁王牌:他让我彻底折服,巴萨该拿下他

澜归序
2025-11-15 03:26:14
广西女状元实名“色情小说”曝光:分数果然不能过滤人渣!

广西女状元实名“色情小说”曝光:分数果然不能过滤人渣!

每日一见
2025-11-15 22:25:54
富贵港姐与老公庆祝结婚11周年大晒恩爱,家底丰厚无惧女尊男卑

富贵港姐与老公庆祝结婚11周年大晒恩爱,家底丰厚无惧女尊男卑

粤睇先生
2025-11-16 01:01:57
东部第一!活塞双杀76人豪取9连胜 马克西31+7新科探花18+7

东部第一!活塞双杀76人豪取9连胜 马克西31+7新科探花18+7

醉卧浮生
2025-11-15 10:58:40
2025-11-16 02:23:00
上海长宁 incentive-icons
上海长宁
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官方平台
48427文章数 1211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上百名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艺术要闻

她的笔下女子如此动人,晚年却名声扫地!

旅游要闻

百年巴洛克老建筑夜景刷屏全网,哈尔滨40年坚守:让历史活成顶流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