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刚翻身下床,
肚子突然像被刀割一样疼!”
前不久,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
(泉州市儿童医院)妇外科急诊室内,
12岁的女孩小妮(化名)
捂着肚子蜷缩在推车上,脸色惨白。
接诊医生初步检查后,
紧急安排了急诊妇科B超。
很快,B超报告出炉:盆腔内可见巨大无回声包块,与右卵巢关系密切,右侧卵巢与该包块之间可见附件逆时针扭转约360°,呈“扭结”状,这是 “卵巢蒂扭转” 的典型B超表现,且扭转程度不轻!
![]()
情况十分紧急,卵巢一旦“拧巴”,6-12小时就可能坏死,甚至需要切除。该院妇科凌幼霞副主任医师立刻安排腹腔镜手术。
打开腹腔后发现,小妮卵巢上的囊实性肿物与B超描述完全一致,卵巢蒂已扭转360°,表面淤黑,与B超提示的 “血流异常” 完全吻合,再晚一步,卵巢就真的保不住了。
万幸的是,凌幼霞及时为小妮施行腹腔镜探查(微创单孔手术),卵巢血运逐渐恢复,术中还顺利剥除了肿物(术后病理显示为卵巢畸胎瘤)。3天后,小妮康复出院。
凌幼霞解释,小妮的卵巢内有肿物导致卵巢附件重心失衡,加上体位突然改变,引发卵巢扭转。
而卵巢突然“打结”,本质是“供血线”被拧断:卵巢(通常伴随囊肿或肿瘤)像拧毛巾一样转动数圈,会将为其供血的血管死死压住。血管堵塞后,卵巢就成了 “断粮” 的器官,随之出现缺血、缺氧,时间一长便会直接坏死。6-12小时是黄金抢救时间。
这3类女性要警惕
凌幼霞强调,卵巢扭转并非遥不可及,以下几类人群尤其需要当心:
●20-40岁育龄女性:该阶段卵巢活动度高,如同 “活跃的小球”,稍有动作就可能 “跑偏”;
●有卵巢囊肿、肿瘤的人群:尤其是 5-10cm 的 “大囊肿”,像沉甸甸的水球挂在卵巢上,翻身、跑步时晃动,容易带动卵巢扭转;
●孕期女性:子宫变大后会 “挤走” 卵巢,改变其位置,也可能被子宫 “带偏” 引发扭转。
身体发出3个信号
别误当胃病或痛经
凌幼霞提醒,很多人疼痛时会想着 “忍忍就好”,或误以为是肠胃炎、痛经,最终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记住这3个 “求救信号”:
突发“炸裂痛”:一侧下腹突然剧痛,如同被揪着、拧着,可能一阵比一阵严重,疼到直不起腰、站不稳;
伴随恶心呕吐:疼痛过于剧烈时,会刺激肠胃,让人忍不住想吐,甚至多次呕吐;
与 “动作” 相关:疼痛发生前,大多做过翻身、跑步、弯腰、咳嗽等动作,正是这一下 “发力”,让卵巢突然 “翻跟斗”。
凌幼霞特别提示,若疼痛一阵后突然缓解,别误以为是“好了”!大概率是扭转的卵巢暂时 “松动”,但随时可能再次拧紧,甚至已经开始坏死,必须立刻就医。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鸿鹏
通讯员:何毓慧
编辑:李子
审核:黄美辉、刘碧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