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从“快速跟随”到“并行探索”与“局部引领”
整理:羊羊
2025年11月6日-9日,万众瞩目的2025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春城昆明隆重举行。“肿瘤防治,赢在整合”,大会赓续整合医学之魂,聚四海医道精粹,融多学科智慧,于昆明启幕一场贯通传统与现代、联结本土与国际的学术盛会。
会上,医学界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的孙涛教授,分享关于中国乳腺癌原创药物研发的最新成果与趋势。本文整理其核心观点,以飨读者。
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中国原创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医学界:在乳腺癌领域,本次大会上展示的中国原创研究成果(包括您汇报的内容)整体上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是否已从“跟跑”进入更多“并跑”甚至“领跑”的领域?
孙涛教授:
整体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从快速跟随到并行探索,并在部分领域实现局部引领。
“并跑”成为常态
在CDK4/6抑制剂、ADC药物等主流赛道上,中国原创药物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数据频出,其质量和规模已与国际顶尖研究媲美。我们不再仅仅是国际多中心研究的参与者,而是成为了主导者,为全球知识库贡献了关键的“中国数据”。
具体体现在:首先,差异化设计提升疗效。国产药物通过结构优化展现出卓越潜力。比如,徐兵河院士牵头DAWNA-2研究,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在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33.4个月,显著优于安慰剂联合AI的19.3个月,风险比达到0.56,疗效对标国际同类药物哌柏西利、瑞波西利、阿贝西利。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宋尔卫院士牵头并口头报告的CULMINATE2研究,库莫西利(一种新型口服CDK2/4/6 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Ful)对比安慰剂联合Ful的研究者评估PFS风险比为0.56。后续我和欧阳取长教授联合牵头库莫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CDK4/6抑制剂耐药后人群再挑战的II期研究正在入组中,也期待能新增中国方案。
其次,后线治疗“青出于蓝”。国产的吡洛西利在后线单药治疗中,客观缓解率(ORR)达29.8%,中位PFS为11.0个月,数据优于阿贝西利(ORR 19.7%,PFS 6.0个月)。此外,中国研究还不断拓展真实世界适应人群,率先在内脏危象、CDK4/6抑制剂耐药等难治人群中探索并证实了达尔西利等药物的PFS优势。
“领跑”初现端倪
例如,BL-B01D1是一款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同时靶向EGFR和HER3的全球首创双抗ADC药物。其独特设计能同时阻断两条关键肿瘤信号通路,并精准递送强效细胞毒素,展现出巨大潜力。该药的巨大潜力已获得全球顶尖药企的认可,达成了高额海外授权,标志着中国在抗癌创新药研发上正从“并跑”向“领跑”迈进。
HR+乳腺癌原创药物研发呈现多层次、多平台并举格局
医学界:请您简要盘点一下当前中国在HR+乳腺癌领域原创药物研发(如新型SERD、CDK4/6抑制剂、ADC药物、PROTAC技术等)的总体格局和主要突破方向。哪些靶点或技术平台最受关注?
孙涛教授:
当前中国HR+乳腺癌原创药物研发格局呈现出“多层次、多平台并举”的繁荣景象。未来中国在HR+乳腺癌原创药物研发的突破性方向将聚焦于克服内分泌耐药、提升治疗精准性和拓展靶点范围。基于当前临床需求和技术趋势,双特异性ADC和PROTAC技术等新策略将成为HR阳性乳腺癌甚至各分子分型的核心突破口。
双特异性ADC:从“精准靶向”迈向“协同杀伤”
除了跟进TROP-2等成熟靶点,中国研发力量更有可能在双特异性ADC和协同载荷ADC上实现弯道超车。双特异性ADC通过同时靶向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表位,能有效解决肿瘤异质性和耐药性问题。传统ADC虽已改善HR+/HER2-或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的生存,但单靶点局限性仍可能导致耐药。双特异性ADC通过双重机制实现“1+1>2”的效果增强肿瘤特异性,克服耐药性:HR+乳腺癌常因旁路信号激活(如PI3K/AKT/mTOR通路)耐药,双靶点ADC可同步阻断主驱动通路和耐药旁路。
PROTAC技术:彻底降解靶蛋白,逆转耐药
PROTAC技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致病蛋白,而非仅抑制其活性,能从根源上解决内分泌耐药问题。例如,它可降解突变型雌激素受体,克服传统SERD疗效不足的局限。临床研究显示,ER靶向PROTAC药物联合CDK4/6抑制剂,在后线治疗中客观缓解率可达40%以上。国内生物医药公司在此领域进展迅速,已有相关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未来,PROTAC与CDK4/6抑制剂、免疫疗法等的联合应用,有望成为晚期乳腺癌的新型治疗方案。
精准人群筛选
基于液体活检或二代测序(NGS)等技术,实现“分子预警-及时干预”和分类精准治疗,是中国原创研发的另一个重要方向。这将推动H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从“泛靶向”向更精细化的“动态精准”模式转变。
实现国际引领:机遇与挑战并存
医学界:您认为中国原创药物要实现在国际舞台上的引领,当前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是靶点选择的创新性、临床研究设计的先进性,还是国际化申报的经验?
孙涛教授:
要实现从“并跑”到“引领”的跨越,我们机遇巨大,但挑战也同样严峻。其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两大支柱:一是靶点选择的源头创新性,二是临床开发与国际化申报的全局运营能力。靶点创新决定了药物的天花板,而国际化申报经验则决定了我们能否将这款药物成功送达全球患者手中,两者缺一不可。
主要机遇在于:
1)巨大的患者人群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这是中国新药研发最宝贵的土壤,能快速推动临床研究入组和真实世界数据积累。
2)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药监改革的深化和“健康中国”战略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3)国内企业的快速成长:本土制药企业实力迅猛提升,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丰富产品管线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已成为推动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核心驱动力。
核心挑战在于:
1)靶点选择的创新性与前瞻性:当前最大的瓶颈在于提升“First-in-class”能力。我们必须摆脱在成熟赛道上的“内卷”,致力于基于自主基础研究发现的全新靶点和机制,这是实现引领的根本。
2)临床研究设计的先进性与全球化能力:关键在于主导设计并能高效执行支持美、欧等地上市申请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这要求我们的研究者和企业具备国际顶级的方案设计能力和全球项目运营实力。
3)国际化申报的经验与策略:这是将科学成果转化为全球上市产品的“最后一公里”。如何精准对接不同监管机构的要求、构建完整的全球注册资料,是中国药企“出海”成败的关键,亟需培养既懂科学又通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总结而言,中国HR阳性乳腺癌的原创研究正处在最好的时代。我们有信心,通过医、研、企、政的共同努力,未来必将有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惠及全球患者。
专家简历
![]()
孙涛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内科主任、博导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
辽宁青年名医、“兴辽”领军人才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委会 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专委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研究型医院精准医学与肿瘤MDT专委会 副主委
辽宁省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药学会抗肿瘤药物专委会主任委员
辽宁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委会副主委
责任编辑:猫猫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