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女士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事业有成,积蓄颇丰。
![]()
去年,她看中了一套位于城郊的独栋别墅,标价580万,房主是一位刚退休的某局前领导,
因急于变现,对方最终以550万元成交,并承诺“屋内可移动物品全部清空”,
交易顺利,过户迅速,陈女士满心欢喜地搬进了梦寐以求的家。
搬家第三天,她在整理酒柜底层时,意外发现两个落灰的纸盒,
打开一看,竟是两瓶未开封的53度飞天茅台,生产年份为2013年。
![]()
她起初没多想,只当是原主人遗漏的旧物,还觉得“运气不错”,出于谨慎,她将酒带到一家专业茅台鉴定机构。
工作人员仔细查验瓶盖、喷码、物流码和防伪芯片后,神色凝重地说:“这两瓶酒……是‘定制专供’版本,
非市场流通品,而且——极可能是当年内部特供的‘纪念酒’。”
更令人震惊的是,鉴定师低声补充:“这种批次,在圈内被称为‘红标茅台’,市面上几乎绝迹。
如果真品,单瓶估值可能超过30万元。”
陈女士当场愣住。
550万买的别墅,竟“附赠”价值60万以上的茅台?
她第一反应不是欣喜,而是不安——如此贵重且敏感的物品,怎会轻易遗落?会不会涉及灰色往来?
![]()
她立刻联系原房主,对方听后沉默几秒,语气尴尬:“哎呀,那酒是我朋友送的,一直没动,搬家时忘了……既然你发现了,就当添头吧。”
可陈女士越想越不对劲。
几天后,她通过房产中介侧面打听,才得知这位“前领导”近期正接受纪律审查,其名下多处资产被调查。
而这类特供茅台,过去常被用作“雅贿”载体——表面是礼品,实为利益输送,她顿时冷汗涔涔。
若这两瓶酒真与违纪行为有关,自己无意中成了“赃物接收者”,哪怕不知情,也可能卷入风波。
思虑再三,她没有转卖或藏匿,而是主动联系当地纪委监委,说明情况,并将两瓶茅台上交。
相关部门受理后,经溯源确认,该批茅台确系某企业向该领导违规赠送的礼品,已登记为涉案物品。
![]()
而陈女士的主动上交行为,不仅免除了潜在风险,还获得书面感谢。
事后,朋友笑她“傻,白丢60万”。她却淡然道:“钱可以再赚,但清白不能赌。550万买的是安心,不是麻烦。”
这场“意外之财”的惊魂记,让她明白:有些东西看似天上掉馅饼,实则暗藏漩涡。
真正的富贵,从来不是捡来的横财,而是经得起阳光检验的坦荡人生,
守住底线,方得心安;不贪非分之物,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清醒与自律,远比一时的侥幸更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