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公布,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了《封神演义》第二组上,尤其是有《哪吒闹东海》这样的珠玉在前,第二组小型张面值购买的机会就显得更加吸引人了。
![]()
今天泡椒雪梨就和大家聊聊邮票发行史上,为集邮而生,后中道蒙尘,这两年又恢复光彩的特供邮票鼻祖——小型张。
1956年1月1日《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小型张发行,这是新中国第一套小型张,发行时比同套邮票“纪33”足足晚了四个月时间。
![]()
小型张共有4枚,和套票图案相同,区别是小型张在邮票四周加了一个边框,且多了一大圈边纸,现在看来设计上素净了些,但在当时绝对是新中国集邮进程的一个里程碑。
这套小型张发行时是溢价销售的,每枚面值0.08元,售价则是0.1元,加价幅度达到了25%,从这时已经能够看出,小型张的定位其实并非邮资凭证,而是供应到收藏领域。
![]()
之后又出现了小全张和无齿邮票,虽然后来小型张按照面值销售了,但小全张和无齿邮票至今都还延续着溢价销售的模式。
![]()
1980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三地巡回举行,在美国主办公司的要求下,邮电部赶制出1套特别邮票,在会中出售给参观者,这就是新中国第一套小版张——著名的“J59”中美小版。
![]()
当时小版共发行了27000版,其中25000版由美国公司代销,国内只销售了2000版,加上远超当时国内大部分人消费能力的面值,所以那时的集邮圈里人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小型张。
不过1985年《熊猫》小型张猛然提升发行量后,珍贵和稀有的标签便从小型张上骤然褪去,为了激发市场,发行方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无齿邮票上。
![]()
齿孔本身就是为了方便邮票使用分撕的一种创新手段,没打齿孔就是少了一道工序,理论上成本更低,可成本并不是决定邮票市场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
新中国首套无齿邮票为“纪3”《世界工联亚洲澳洲工会会议纪念》,当时大会特别向45个国家的代表团以及其他20多个友好国家赠送了该邮票。面向国内的首套无齿邮票,则是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至于无齿小型全张却并没有像套票那样珍贵,如第一套小型张就是没有齿孔的设计,之后发行的《全国科学大会》以及后来的《孔子诞生》和《曾侯乙编钟》,虽然也是没有齿孔的设计,但因为只有一种版式且发行量较大,所以并没有因为无齿的概念带来多少热度。
![]()
而真正让无齿小型全张大火的,还是1995年,与有齿小全张一同发行的特供版无齿小全张,经历过1997年邮市大潮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当年的“桂花无齿”,在九十年代编年号邮票中,“桂花无齿”绝对是超越现在“封神”的存在。
![]()
可惜1997年金箔小型张的出现直接断了邮票市场的根本,从此小型张的口碑也一落千丈。即使2000年后出现了一批印刷精美的小型全张,但这个品种也再难出现老纪特小型张的辉煌。
为了挽救邮票市场,2000年开始,琳琅满目的特供邮票正式登上集邮舞台,双联小型张、三地大版张、四联小型张、丝绸小型张、不干胶邮票、大本册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的出现,频繁使用的调节功能也在轮番轰炸下失去了邮市强心针的作用。
![]()
其实整个特供邮票体系走向衰落,首要因素是收藏者对不断创新出的特供产生了疲惫感甚至是抵触,像是四轮生肖邮票这种能够达到6种版式之多的特供集中户,想要收集全套的成本价已经超过千元大关。而像这种特供邮票放在以前,可是几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强心针。
当新推出的特供被大家一眼就看出是换汤不换药的时候,发行量就成了最后一棵稻草,可惜这唯一稻草在近些年也开始心余力绌了。
![]()
像审美经常出现大轮回一样,封神又让邮票的热点回到了最初的小型张上,一个普通人预订年册就能面值购买的“常规邮票”,既脱离了发行方的溢价销售,也因早期的平平无奇让资本有了炒作空间,不管大家看封神是单纯的炒作也好,还是集邮的触底反弹也罢,至少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很多编年号小型张又支棱起来了,有了利润才能够吸引更多资本和外部人士的加入,这也是如今邮票市场最需要的新鲜血液。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市场的炒作就应该留给市场承担涨跌的空间,发行方已经拥有了发行权,就不能还惦记着市场炒作带来的收益,两头都想占着,一点好处都不留给市场,那最终只会众叛亲离,还是珍惜这次难得的小型张上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