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联合国大会上出现的一幕,引起了很多人的热议。
在现场,日本、英国等八个代表团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中国的无理指责。
就在他们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中方代表不仅能顶住压力,更能以雷霆之势,打出一张令对手措手不及的“王炸”,而这张牌的靶心,正中日本。
事件的余波,至今仍在日本国内激荡,其政府的慌乱与媒体的狂怒,恰恰暴露了其真实的软肋。
一张“原住民牌”,为何戳中日本四大要害?
在联大现场,面对八方来袭的攻势,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大使孤身迎战,但他并未陷入被动的辩解,而是选择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攻防转换”。
他条理清晰地将这些指责者自己家中那本“烂账”翻开:从英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与殖民旧账,到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悲惨境遇和阿富汗驻军的战争罪行,再到加拿大对土著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历史铁证。
然而,整场反击战的最高潮,无疑是当矛头对准日本之时。
孙磊大使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在对别国说三道四之前,应当先深刻反省自身在二战中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紧接着,他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首次在联合国这一庄严的国际场合,明确敦促日本政府“停止对冲绳人等原住民的偏见与歧视”。
“原住民”这三个字,如同一道精准的闪电,瞬间击穿了日本外交辞令的层层伪装。
这记精准的反击,之所以被称为“王炸”,是因为它并非泛泛而谈的道德谴责,而是对日本的致命一击。
首先,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日本对冲绳统治的合法性。
历史不会说谎。今天的冲绳,在历史上是独立的琉球王国,自明清时代起便是中国的藩属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与政治体系。
直到1879年,近代日本以武力强行吞并琉球,并单方面改名为“冲绳县”。
这一行为在当时并未获得宗主国清政府的承认,也缺乏合法的条约依据。因此,中国在联合国层面称冲绳人民为“原住民”,无异于在国际法理的聚光灯下,重新审视这段被日本官方叙事刻意模糊的侵占历史,直接挑战了“冲绳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一部分”这一谎言,让心虚的日本政府听来,字字句句都是对其统治权力的质疑。
![]()
其次,它直接威胁到美日安保同盟的基石。
冲绳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其对于美日同盟的价值,却是建立在当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之上。
面积不大的冲绳,承载了约70%的驻日美军基地,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军事存在的“不沉航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数十年来无休止的军机噪音、坠机风险、环境污染乃至美军士兵的刑事犯罪,当地民众早已不堪其扰。
如果冲绳人的“原住民”身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他们便可以依据《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等国际法,主张包括土地权、自决权在内的更多权利。
这无疑为当地民众反对美军基地提供了最强大的法律武器,一旦抗争升级,极有可能动摇美军在冲绳的部署,从而撼动整个美日安保体系的稳定。
第三,它无情地撕下了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人权伪善面具。
![]()
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在原住民问题上玩弄双重标准。
为了构建其单一民族国家的叙事,它在国内仅承认北海道的阿伊努族为“原住民族”,并以此为幌子,在国际上标榜自己“尊重原住民权利”。
对于冲绳人的独特民族认同和历史诉求,则始终采取回避、否认甚至打压的态度。
中国的发言,等于将日本这种系统性的国内歧视问题,从其内部事务直接提升到了国际人权议题的高度,让全世界看清,这个热衷于批评他国人权的国家,自己内部就存在着严重的压迫与不公,其国际形象瞬间崩塌。
最后,它精准打击了日本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文化同化政策。
自吞并琉球以来,日本便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灭绝政策,强行推广日语、禁用琉球语,编造“日琉同祖论”等“洗脑”理论,试图从根源上抹杀琉球人的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
然而,文化韧性是强大的。
中国重提“原住民”身份,对于日本而言,最恐惧的就是这会重新唤醒琉球人对自己独特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其苦心经营的同化政策功亏一篑。
从心虚回避到舆论狂怒,日本为何如此“破防”?
面对这记直捣黄龙的重拳,日本方面的反应呈现出一种极具戏剧性的分裂。
在联合国会议现场,日本代表的表现可谓“做贼心虚”的典范。
他没有正面回应“原住民”这一核心问题,只是含糊其辞地进行了简短否认,顾左右而言他。
事后,日本外务省给出的解释更是苍白无力——“因时间有限,无法作出完整说明”,并强调“冲绳县民为原住民的说法,在日本社会并未获得普遍认同”,这种回避姿态,反而欲盖弥彰。
与官方的回避态度不同,日本媒体尤其是右翼势力狂怒不已。
一时间,《产经新闻》等媒体纷纷刊文,指责中国的发言“荒谬绝伦”、“严重干涉日本内政”,甚至煽风点火,渲染中国想要“从日本手中抢走冲绳”,并向日本政府施压,要求其拿出更强硬的态度,逼迫中国“撤回发言”。
![]()
这种歇斯底里的反应,恰恰印证了中方的反击打在了他们的痛处。
这种强烈的“破防”,源于日本无法正面回答的一系列历史与现实问题。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二战后的国际法文件,日本的领土主权被严格限制于本土四岛及少数由盟国指定的小岛,其中并未明确包含琉球。
1971年,美国在未征得其他主要战胜国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冲绳的“施政权”移交给日本,这一操作至今在国际法层面仍存有巨大争议。
更重要的是,现实中的冲绳,正承受着被日本政府当作“二等公民”对待的痛苦。
在经济上,由于大量土地被用作军事基地,冲绳的产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人均收入常年徘徊在日本全国的末位,仅为平均水平的七成左右。
在政治上,冲绳人民的意愿屡遭漠视,他们用选票选出的反对基地搬迁的知事,其呼声却被东京的政客们置若罔闻。
![]()
这种经济上的被剥削和政治上的被压迫,使得当地民众对日本政府的离心力日益增强。
说到底,这场联合国大会上的交锋,是中国在面对无端围攻时一次教科书级别的外交反制。
它不仅是对近期高市早苗等日本政客在台湾问题上频频挑衅的有力敲打,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那些热衷于将“人权”当作武器攻击他人的国家,往往自身就站在最脆弱的玻璃房子里。
中国此番有理有据地为冲绳人民仗义执言,不仅捍卫了自身的尊严,也为所有被强权和虚伪叙事所压迫的群体,发出了一声响亮的呐喊。
而日本的跳脚与失态,则恰恰证明了这声呐喊的力量与精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