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闪耀的党徽照耀着杨靖宇将军的雕像,官兵们已整齐列队,目光灼灼望向这位民族英雄……近日,第82集团军某旅组织官兵参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竹沟革命纪念馆,开展见学活动。 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参观,更是一堂有特殊意义的教育课,引导官兵从峥嵘岁月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强军征程上勇毅前行。
![]()
![]()
“这把步枪布满凹痕,这是杨靖宇将军率部,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周旋时留下的印记……”士兵教员李帅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却字字铿锵。他站在历史照片前,目光坚定地讲述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深深触动着在场的每一名官兵。
![]()
![]()
这正是该旅充分运用“三众化”抓教,开展教育活动的生动实践。本次参观,由理论骨干担任小教员,从杨靖宇将军振聋发聩的忠诚呐喊,到竹沟革命根据地“小延安”的烽火岁月;从文物背后的战斗故事,到英雄内心的家国情怀,小教员们先把史料“嚼碎吃透”,再声情并茂的为官兵讲述,让泛黄的历史瞬间鲜活。
![]()
![]()
在纪念馆的雕塑前,一场特殊的对话正在进行。官兵们回溯先辈抗敌的英雄往事、追忆文字记载外的鲜活细节、彰显赓续红色精神的赤诚初心。这种“群众讲、大家议”的交流形式,把宏大的历史叙事变成了可感可触的情感共鸣,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有人在塑像前默默献花,有人在革命旧址前驻足良久,还有人在笔记本上写下:“我要接过先辈手中的枪,扛起他们未竟的担当。”
![]()
![]()
硝烟虽已散尽,但精神从未消逝。当鲜活讲述激活红色教育的一池春水,当兵言兵语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信仰的种子便在军营沃土中生根发芽,终将生长为支撑强军征程的参天大树。新时代的青年官兵,正带着滚烫的热忱,在强军兴军道路上,续写着属于他们的崭新篇章。
撰文:翟小虎、宋佳隆、屈昆鹏、许正泽
摄影:马骏涛
![]()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单位: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总 编:李静阳
编 审:齐 迹、田洪明、姜 帅
值班编辑:马 清、罗天阳
联系邮箱:jjtq82@qq.com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