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希拉里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场演讲中说:“我听说中美俄正在划分世界,美国负责西半球,中国接手东亚,俄罗斯拿东欧。”
这句话一出口,立刻在美国政圈掀起轩然大波。
她指责这是一种“灾难性的放弃”,说这会把美国几十年积累的全球影响力一夜间拱手让人。紧接着,前国务卿蓬佩奥也站出来力挺,说这“正是特朗普政府正在干的事”。两人一唱一和,矛头直指现任总统特朗普。
![]()
可问题是,这个说法到底是真是假?真有那么一份“世界划分协议”在桌子底下悄悄签了?还是只是政客们为了选票制造的噱头?
这一切背后,其实藏着一场关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路线之争:是继续四面出击,维持霸权?还是见好就收,战略收缩?
三分天下?
希拉里的那句“划分势力范围”的说法并不是凭空想象。早在今年年初,五角大楼一份战略草案提到美军正在考虑将战略重心转向西半球,并削减对东欧的军事部署。美国一些智库也在讨论,是不是该让盟友多扛点担子,自己收缩一点阵线。
这下,希拉里的爆料就像给这些传言盖了章。她话说得难听,说这简直是在“签署一份新的雅尔塔协定”,把世界分成三块,美国只顾自己后院,不管远东和东欧了。
![]()
可问题在于,真能这么分吗?
冷战时期的确有过类似场景,美苏在雅尔塔会议后划了势力范围,东欧归苏联,西欧归美国。但那时候全球化还没成型,经济各自为政,拉条铁幕也能过日子。
可现在不一样了。全球供应链盘根错节,东亚市场谁能放手?2023年美国和亚太地区的贸易额占了其全球贸易的28%,而和东欧只有7%。东亚是美国真金白银赚的地方,哪有那么舍得说放就放?
从这个角度看,希拉里的说法更像是政治攻击。她并不是在揭露一个秘密协定,而是在用夸张的语言抨击特朗普的“战略收缩”。她想传达的,是特朗普正在“砍断美国的全球臂膀”,让中国和俄罗斯趁虚而入。
![]()
而中国方面的态度也很明确。中国一贯反对“势力范围”逻辑,强调多边合作与和平共处。这等于直接否定了“中美俄划分世界”的说法,也说明中国不接受用冷战思维看待当今世界。
所以说到底,希拉里的那句话,更像是一种“舆论战工具”。她借这个传言,挑起一场关于霸权与收缩的美国路线之争。
特朗普的“不得已”与霸权困境
特朗普政府的确在做“收缩”的动作。最显眼的,是从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撤军,还有在加勒比海进行大规模禁毒部署,显示其重心向美洲回摆。
2023年,美国军费占GDP的比例降到3.1%,是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美国国债已经突破34万亿美元,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也多次警告说,“不能再无限透支了”。维持全球存在需要花钱,而钱不够用了。
根据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美国每年光是维持海外军事基地就要烧掉900多亿美元。这还不算战争、军售、后勤等开支,单靠印钞已经撑不住这么大的架子。
特朗普的选择是很务实的。他不是不想当“世界警察”,而是觉得继续这么干下去,美国会“赔光了霸权”。所以他从阿富汗撤军,从中东淡出,想把资源收回来,修修国内破烂的基建,缓解通胀压力。
![]()
当然,这种思路在美国国内争议很大。希拉里和蓬佩奥代表的“霸权派”认为,美国一旦退后一步,别的国家就会填补空缺,比如中国在东亚,俄罗斯在东欧。到时候想再回来,可能就没位置了。
但问题是,霸权维持得越久,国内矛盾就越累积。高通胀、交通老化、教育资金紧张,这些都是美国老百姓每天面对的问题。特朗普的想法是,先缩一缩,等经济缓过劲来,再看怎么出牌。
而希拉里那套“何不食肉糜”的思路,早在她任国务卿时就显露无遗。她推TPP、搞“亚太再平衡”,结果TPP胎死腹中,驻军策略也没扭转中国的崛起。她想硬碰硬,可现实没给她太多回旋余地。
![]()
中美博弈与“主导权”的再定义
希拉里担心的“东亚让中国主导”,其实已经是一种趋势。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在东亚产业链中的份额已达40%。RCEP正式实施后,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入快车道,而美国则被排除在外。
从军事上看,中国海军舰艇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虽然在航母和远洋投射上还有差距,但在区域防御上已具备相当能力。但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不搞军事扩张,而是通过“一带一路”、经济合作推动影响力。
美国面临的,是一个典型的“两难局”。特朗普一边对台湾出售武器,一边还想和中国谈生意。拜登政府时期的安全顾问曾匿名表示,美国必须“适应东亚影响力结构的变化”,这其实就是变相承认中国主导地位正在形成。
![]()
未来的东亚,可能形成一种“功能性主导权”:中国主导经济秩序,美国保持一定安全影响。这种“双轨模式”比纯粹的划分势力更符合现实。
如果还想用冷战那一套思维,强行切割影响力,只会让局势更紧张。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推演就指出,若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全球GDP可能缩水10%,这是两败俱伤。
所以说,特朗普的策略虽然饱受争议,但也在尝试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平衡。而希拉里那种“全世界都得听美国的”思维,可能早就过时了。
希拉里口中的“世界划分”,不管是真是假,暴露的其实是美国内部的战略焦虑。霸权还能不能维持?如果不能,怎么退得体面?
![]()
特朗普选择了收缩,是想保住核心利益,不被拖垮。希拉里还想维持旧秩序,却没拿出新办法。两者之争,背后是美国国力与国际地位的再评估。
未来的世界,可能不再是谁一家说了算,而是多方博弈、相互制衡。中国继续坚持和平发展,避免走入“势力划分”的老路,是对这个时代最清醒的回应。
就像基辛格说的:“21世纪的国际秩序,必须超越旧有的霸权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