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问题。高市早苗此言论经报道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外交部接连发表谈话对其进行警告,其措辞之严厉在中日建交后的关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其实,近些年来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的并不止日本一国。但从中国民间的反应来看,没有其他任何一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行能够如此引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怒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日本各界,特别是日本的执政当局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的思考(而非所谓的理性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所得出的历史经验进而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正确认识和施政举措。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日本的国祚绵长。否则,日本的前途则是相当不妙。
一、五十年的周期教训,不可不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
结束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胜利,也是反法西斯国际合作的胜利。正是以上的两个胜利构成了战后的国际体系,以及在这个体系中台湾归属于中国得到了法理确认,也是世界各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法理基础。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国签订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原件包含了日本履行《波茨坦公告》等相关条款,其中《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明确规定了战后日本的领土范围和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事实。也就是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谓的“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不仅是对中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挑衅,也是对同盟国在二战后所构建的国际法理体系的颠覆。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日本不仅应当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也应当遭到当年共同参与制定战后国际法的同盟国的一致反对。
很多同志可能会说国际法归国际法,台湾又不是其他同盟国的领土和内政,他们怎么可能会帮助中国加以反对呢?
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视野不够深邃和宽阔。
1894年的中日甲午海战,日本打败中国后的首要之事就是于第二年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马关条约》,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款日本迅速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我们不能低估这一事件的意义,正是因为日本对台湾和周边岛屿的占领,为日本今后所谓的“大东亚战略”和发动太平洋战争建立了战略支点。也就是说日本在侵略中国的基础上扩大战争事态进而给亚洲和太平洋各国所造成的深重灾难,并发动了对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是因为日本建立在占领台湾的基础上并以台湾为战略支点实现了对上述地区的侵略。换言之,如果没有台湾作为这样的轴心和支点,日本想要进行所谓的“大东亚战略”其难度将会成倍的增加。
![]()
读史使人明智,正是日本对台湾的吞并造成了日后并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惩罚的国家。同时也使日本成功的把自甲午海战以来整整半个世纪所获得的“战略成果”悉数上缴,从哪来回哪去,“老老实实”的回归到了明治维新前日本应有的地缘政治空间。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从1895年占领台湾开始,这半个世纪的历史对于日本来说究竟是福是祸,日本民众特别是日本执政当局不可不察。
二、“虎威难借”,踽踽独行需慎重
有的同志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80年前反法西斯的同盟国对日本的惩罚不能作为某些国家今天不与日本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依据,特别是当年反法西斯的美国如今已成为日本的盟友,双方基于《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构建了长期军事同盟。
这种认识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不够全面和深刻。我们看日本多年以来与前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的归属问题有着强烈的冲突和纠纷,甚至曾一度剑拔弩张。那作为盟友的美国,为什么不帮日本从俄罗斯手里收回北方四岛,而仅仅只是支持“日本主权诉求”这样的口惠而实不至的表态。甚至在俄乌战争后,美俄关系降入冰点的条件下也没有利用“日本主权诉求”在远东对俄罗斯进行东西夹击。
有人说美国担心在这个地方帮助了日本,会引发俄罗斯的强烈反制,使美俄关系进一步增加冲突的风险。那么美国敢于在俄罗斯生死攸关的西部地区高调的支持乌克兰,难道会惧怕其安全和战略价值对俄罗斯来说远逊于西部地区的北方四岛?既然不怕,那为什么不帮日本从普京手里夺回北方四岛?一句话,因为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对日本是否为自己的盟友并不在乎,美国在乎的是日本是否听话,而要让日本听话的前提就是不能使日本过于强大。这才是所谓“美日同盟”的真正本质。
日本战败后的1945年12月30日,斯大林在莫斯科与来访的蒋经国谈话时,当被蒋经国问及“日本是否可能重新站稳脚跟”时,斯大林指出:“当然,这是可能的,日本这个国家人口多,爱报复。日本希望东山再起。”【1】与东西方帝国主义都进行过较量并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斯大林的这句话是有道理并值得参考的。
![]()
在亚太地区这一百年的历史中,真正主动向美国宣战并用欺骗的阴谋手段甚至打进美国领土的国家就是这位坚强和忠诚的“盟友”日本。可以想象,一旦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出现了类似上世纪初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态势,那么甩开“盟友”身份的束缚并再次向美国发难和报复的一定还是日本。
而在西太平洋地区,只要不出现上世纪初那种有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态势,日本是完全没有机会和条件对美国产生实质性威胁。美国作为一个“领导过世界的大国”,这点历史经验根本不会总结不出来。
三、时过境迁,南柯一梦要清醒
台湾问题不仅是中华民族统一大业的内政问题,也是事关地区格局的战略问题。
有的同志可能会问,如果日本在吸取二战教训的基础上仅仅只占领台湾并不威胁东南亚国家更不去招惹美国难道不行吗?这样不是不会被“群殴”了吗?
发出这种疑问实际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完全没有弄明白军事和战略之间的区别,换言之也就是“进食”和“消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于日本来说,如果要有效的占领台湾就需要对台湾的外围地区进行有力的控制。往东则要控制小笠原群岛和关岛等岛屿,往西则要控制我国的东南沿海省份,往南则要控制菲律宾,往北则要控制琉球(今冲绳县)与钓鱼岛。如此才能对台湾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需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必然会造成地区格局的翻动甚至颠覆。相对而言,中国未来对台湾的统一完全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地缘结构的基础上实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的统一可以为亚洲带来和平与繁荣,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内在逻辑。
![]()
1895年日本占领了台湾,这是后来日本实行“大东亚”战略的关键一步。台湾不仅是日本进入我国华南地区的门户,也是日本扩张东南亚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基地。如果明白了这段历史,与我们相邻的东南亚国家就应该会对日本所谓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保持深度的警惕,同时也应对中国实现统一的努力表示理解和支持。
而日本呢?更应该牢记这一段历史,正是因为日本对台湾的吞并进而撬动了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而最终引发了反噬于自身的毁灭性打击。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今天的日本面对的不是一百年前经济凋敝、内部分裂的旧中国。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70多年奋斗扫除了一切弊政,革除了一切阻碍中华民族进步的腐朽残余,构建了新的政治文明并在发展中不断地进行着自我革命的、民族团结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一百年前的日本面对腐朽落后、内部撕裂、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的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台湾的入侵不过是得手半个世纪后又将其完整奉还,并造成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毁灭。而如今面对肉眼可见的进步并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中国,如果不汲取历史教训还妄想走觊觎台湾并侵略中国的历史回头路。对于日本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场景而结束,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其结果至少不会比1945年更好。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孙先生的这句话送给今天的日本执政当局让其细细评味,是非常合适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解放台湾、统一祖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的根本体现。全体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奋发有为完成好这一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后代的神圣使命。
注释:
【1】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等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