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会晤之后,中美达成经贸协议休兵一年,然而过去还不到两周,事情发生变化。
美媒发现,除了10月底那一波象征性采购外,中国买家再没有下单买美国大豆,采购步伐似乎停滞了,交易员表示目前看不到任何新的订单。
![]()
这就有些尴尬了,中美釜山会谈后,白宫高调宣布达成历史性协议,还公布清单,宣称中国承诺在今年最后两个月购买1200万吨大豆,未来三年每年购买2500万吨。但中方从未明确回应过,如今采购步伐暂停,美方算是碰了个“软钉子”。
有记者就此事询问中方,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的回应,可谓是话里有话。他只说,农产品贸易是中美磋商成果之一,中国愿与全球伙伴维护开放稳定的贸易体系,对具体采购计划只字不提。
白宫的“大豆清单”遇冷:中方按下暂停键,话里藏着这些门道
![]()
中美在韩国釜山APEC会议期间那场没挂正式名头、但分量不轻的会面刚过去两周,原本被白宫吹成“历史性突破”的经贸休战,就透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美方当时兴冲冲晒出的“成绩单”里,农产品采购是重头戏——说中国答应今年最后两个月要紧急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还得买够2500万吨,把这当成稳住国内农民选票的“大功劳”。
可现实很快给了美方一盆冷水:除了10月底中粮集团象征性买了18万吨撑场面,之后中国买家就彻底没了动静,连交易员都直言,现在根本看不到新订单的影子。
![]()
这18万吨大豆的分量,明眼人一看就懂。要知道中国每年吃的大豆超过1.17亿吨,八成以上都得靠进口,单月进口量随便就能过千万吨,18万吨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有意思的是,这批大豆是吉隆坡磋商刚结束就下单的,那会儿中美还没到釜山会晤拍板的环节,更像是中方在谈判桌上给美方递了颗“定心丸”。可等白宫把话说满、清单都晒出来了,中方反而按下了采购暂停键,这种反差背后,门道可不少。
![]()
关键在于,中方从始至终就没给过美方想要的“明确承诺”。白宫那边把数字喊得震天响,中方的表态却一直留着余地,从商务部说“要扩大双方农产品贸易”,到李成钢见美方代表团时提“互补性强、有合作空间”,全是原则性的话,压根没提具体买多少、什么时候买。
这种“美方自说自话”的尴尬,其实在中美经贸博弈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只不过这次白宫急着要政绩,硬是把“初步共识”当成了“铁板钉钉”。
不是“反悔”是“算账”:中国买大豆,从来只看实际不看剧本
![]()
不少人问,刚达成休战协议就停购大豆,中方是不是故意“反悔”?其实真不是这么回事。中国买不买美国大豆,从来都不是看白宫的“剧本”,而是有自己的实打实逻辑——这里面既有市场的小算盘,更有中美博弈的大考量。
先从市场来说,美国大豆早就不是中国的“必需品”了。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慢慢调整大豆的进口渠道,把重心从美国转到了南美。2024年的数据摆着呢:巴西大豆占了中国进口量的六成,美国大豆的份额跌到了22%,连巴西的零头都赶不上。
而且巴西大豆不光到岸价比美国的便宜5%到10%,蛋白含量还高一些,更合中国饲料厂的胃口,换成任何一个做采购的老板都知道该怎么选。
![]()
更巧的是,10月底那阵,中国刚订完当月从巴西和阿根廷来的大豆,短期内根本不用补库存,白宫非要逼着这会儿大量买美豆,本身就不合常理。
更深层的原因,藏在中美博弈的“筹码账”里。这次釜山会晤谈成的所谓“休战协议”,本质上就是一次利益交换:中国用大豆采购、放宽稀土管控这些非核心利益,换美方降低关税、暂缓科技制裁的喘息机会。
对中方来说,大豆采购从来都是个“调节阀门”,不是给出去就收不回的承诺。2020年中美签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时,中方也答应过扩大农产品采购,可后来美方不光没取消对华关税,还变本加厉搞科技封锁,那采购自然就没法兑现。
![]()
有过这前车之鉴,中方怎么可能在美方还没把让步落到实处的时候,就乖乖按白宫的数字下单?
要知道,直到11月初,美方说的关税调整才刚有眉目,针对中国造船业和半导体的制裁也只是“暂时停一停”,这种情况下中方暂停采购,不过是握着谈判的主动权而已。
还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11月初中国刚恢复了三家美国大豆企业的输华资质,这已经是释放善意的信号了。但善意不等于没底线,中方心里门儿清,美国农民的大豆正堆在仓库里等着变现,拖得起的是中国,拖不起的是美国。
![]()
交易员说“看不到新订单”,其实就是中方用最温和的方式告诉美方:想拿大豆订单,先把该做的事做到位。
何亚东的“潜台词”:不说采购量,才是最有分量的回应
面对记者追问,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那句“农产品贸易是中美磋商成果之一,中国愿与全球伙伴维护开放稳定的贸易体系”,听着像句标准回答,实则每个字都有深意,比直接说“不买了”要高明得多。这种“只讲原则、不提具体”的回应,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
首先,这话直接拆了白宫的“捆绑营销”。白宫总想把大豆采购说成是“对华施压的胜利”,可何亚东特意提“与全球伙伴合作”,言下之意很明白:中国买大豆是全球贸易的一部分,不是专门给美国的“特殊照顾”,更不是被美方逼出来的。
你白宫想拿这个往自己脸上贴金?没门。而且他只说“农产品贸易是成果”,绝口不提1200万吨、2500万吨这些数字,等于间接否认了美方的单方面说法,又没把话说死,给两边都留了台阶。
其次,这话暗指了“美方得先履约”的前提。何亚东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是:中美经贸合作是相互的,不是中国单方面的义务。当年美方签了协议却不落实,关税照加、制裁照搞,这些中方都记着。
![]()
这次美方承诺降关税、缓制裁,才过两周,很多措施还没落地,就催着中国买大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中方这是明明白白传递信号:想让采购动起来,先看看美方的行动配不配得上“合作”这两个字。
最关键的是,这话守住了“市场说了算”的底线。何亚东不提具体采购计划,本质上是不想把商业行为搞成政治交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买不买、买多少,从来都是市场定的——价格合适、质量过关、供应稳当,自然会买;要是不符合这些条件,再喊多少口号都没用。
![]()
白宫想把大豆当成政治筹码,逼着中国违背市场规律下单,中方用“不说采购量”的方式直接拒了这种绑架。毕竟金龙鱼这些企业早说了,南美大豆收成好,国储库里也有货,根本不用指着美国大豆过活,何亚东的回应,不过是把企业的大实话,用官方的方式讲了出来。
说到底,中方暂停大豆采购、何亚东“话里有话”,都不是要撕毁休战协议,而是在中美经贸博弈里保持清醒。
休战不是停战,美方的制裁大棒还悬在头上,中方要是这会儿就顺着白宫的节奏走,才是真的被动。
![]()
美国要是真懂行,就该赶紧把关税降到位、把制裁撤实了,而不是盯着大豆订单喊口号。毕竟中国的大豆进口清单上有的是替代选项,可美国农民的仓库,真没那么多时间等。
信息来源:
界面新闻——事关中美大豆贸易、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回应
![]()
中国新闻网——中方回应中美大豆贸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