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得先道歉,为什么最近都没写书评呢,因为我在读《西南联大通识课》85周年7册套装。这一套来自四川天地出版社。其实市面上还有天津出版社的一套,共11册。看来西南联大这个招牌真的挺香。
言归正传,手里每一册都近400页。仔细看每一章,一周都看不完。
![]()
这七本书分别是:国史课、国学课、哲学课、古文课、文学课、诗词课、文化课。
开始读时,我对于先挑哪一本犯难了,综合了一下,我选了一个我认为比较合适的顺序来读,整个读完后,我觉得我这个顺序还可以,不过这里给大家一个更科学的顺序。
我读的顺序是文学课、诗词课、文化课、古文课、国史课、哲学课、国学课。
其实这七本可以这么划分:文学课、诗词课、古文课为一个系列,国史课、文化课单独一个,哲学课和国学课一个系列。
三个分类里,国史课可以先读,接着文化课,剩下两个分类看兴趣选择。国史课是中国历代的概述,集中在朝代更替盛衰的讲述。文化课其实和文学国史可有些重合,又有些拓展,毕竟文化本身的内涵就随着历史与文学构成。
剩下的两个系列,阅读顺序也有讲究。
哲学课先看,国学课后看,因为国学内容是哲学内容的细讲拓展。
而文学这三本的顺序,可以按照文学课、诗词课、古文课来读。文学课是提纲挈领的综述,诗词、古文是细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比如殷人文化,商人文化。也可以从时间上看宋朝文化,清朝文化。又能从地域上看西方文化,日本文化,这就是从类来区分文化。
比较两个文化应该比较两个文化的发生,不能仅用一段时间一个时代来判断差异。
中国文化有四个阶段,从文字之初到孔子,孔子到魏晋的老庄思想,魏晋老庄思想到佛教进入中国,也就是晋唐之间,最后一个时期是佛教到西洋文化进入。
从思想上来说,中国人在乎实践活动的价值,而西方人更注重理念价值,至少与实践价值相当。由此造成了西方发展的功利社会发达。
中国人不重功利,反而将伦理价值压下,导致无法真的触动理念价值指导实践活动,造就一个公益社会。又或者说因为太注重实践的功效,而让无用之用的理念没有得到发展,于是无法发展出实用发明,转而促进社会发展。
德功言是三种实践价值,对中国人而言,有德者必有言。但对西方人而言,德行需要围绕着至高真理而来,这是中国人不感兴趣的东西。
从团结上来说,中国人讲究家族观念,基督教佛教都是反家族的,因此形成了超越家族的束缚团结。我倒认为这是在表面上的区别,仅仅对于束缚而言,忠孝问题是中国人两难选择,但在西方人中不存在困扰。
就地理位置而言,中国人的文化是内陆文化,西方人是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带来的贸易的促进,影响了资本主义条件的产生。
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影响是双方的,对于文化遗植来说,只有当两方调和才能存续下来,第一种阶段是外来文化,没有能深入本土文化,第二个阶段是外来文化被视作入侵。第三个阶段是外来文化被吸收加入了本土文化的血脉。
所谓西洋文化是有许多特点的文化,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要十分清晰,不必将西方文化看得有多特殊多厉害,全盘西化。归根结底什么是西洋文化,我们没有精确定义,所以很笼统模糊,如果将西洋文化看作一个类型去分析研究思考,就会知道它有各种特点,而不能全部吸收。对于文中国文化而言,应该以其本位保持它的特殊性,吸取西洋文化中的社会共同性。
物质文明是一个国家基本追求的目标,在此之上才能追求精神文明。对于个体而言他们可以轻视物质,可以注重精神文明,但是国家不行,这就是一个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而谈。
发现没有,文化课里的东西不新鲜,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的一个方向,读到这里时,我才明白当初政治课上背的什么精神文明不是凭空来的。
佛入中华
中国佛教其实和印度的佛教已经不一样了。它在汉朝就已经进入中国,但当时的人是通过道家思想去理解佛法,到了魏晋玄学兴盛,佛教自然也跟着挂了钩。隋唐时期,中国佛法算是真正形成。
隋唐佛法的特性是统一性、国际性、自主性和系统性
统一性是指南北佛教达到了融合统一,因为南北偏重是不一样的,北方偏重修行行为,势力在平民,南方注重玄理清谈势力是在士大夫中间。所以隋朝皇帝信佛才能让他们得以融合。
国际性是指中国的佛教仅次于印度。天台华严法相禅宗都有大师出现,这些大师都是中国人,而他们的弟子除了中国人之外,又有高句丽和新罗人,传播中国佛法。
独立性是指佛教终于脱离了道教,也不靠权贵来扩展势力。士大夫不崇尚佛教,或者是因为道教而信佛教,总体上并不是特别的虔诚,但是平民是很热衷的。主要原因是和尚讨论佛教理论只在庙里,不和权贵多交涉,所以成了衰落的原因之一。
系统化是指出现不同伦理派别。华严天台是北方传下的佛教,法相是印度理论,禅宗出自南方,注重觉悟。所以禅宗更符合中国伦理习惯,得以发展流传。
结语
《西南联大通识课》七本可以写七篇书评,甚至每个一章挑出写都能写很多。但我觉得书还是自己看的比较好,看我说,不如自己读呀。
你可以说我懒,但我消化过的知识倒出来只是渣,谁愿意吃渣呢?
自己看才是正道。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声明:玖弋阁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玖弋阁,一周一书评,更多新书更好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