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吉林发生的这件事,每个字都写满“荒诞”!

0
分享至



hi,我是胖胖。

前天的一篇文章,如我所料,又没了:



胖胖当时就在文中就写过,这事在胖胖的预判之中。

刷到一句话: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是好人只能偷偷地议论真相,而坏人却明目张胆地说好人在造谣。”

哪家媒体在造谣,哪家在掩耳盗铃,大家都有自己的眼睛,各有自己的判断。

今天这篇,胖胖想接着聊一个之前写过,却同样被删过的话题。

我记得已逝的教育家刘道玉先生曾说过两句话,胖胖分享一下:

“自由是教育必须的前提,教育是创造,而不是塑造。”

“教育的最大悲哀,是把思想当成风险,把服从当成美德。

言他人之未言,言他人之不敢言。

先生虽已辞世,但身为教育者的风骨,值得很多为人师表者反复回望。

在吉林柳河县,一段视频把一所小学推上舆论:



两排孩子,身着裙装,披着绶带,在校门口站立行礼,迎接驶入的一辆黑色车辆。

我看到家长最先质疑的,是天气:

最低零下五度的地方,让孩子穿裙子迎车,这合适吗?

回应很快:

工作人员说当时温度十三度,衣服有马甲、有毛、有加绒裤子,“不是迎宾,是礼仪展示”,孩子十二点四十就出来,“只是引导员”,整个过程安全、人车分流、严格监管。

其实家长的争议,关于孩子站在门口,穿什么、冷不冷、值不值、合不合理,这些都不该成为争论的起点。

胖胖觉得争论的起点应该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要出现在那个位置?

为什么他们要成为迎接仪式的道具?

为什么校园文明的展示,要用孩子的身体来呈现?

是树立阶级感?是树立遇到权威便得敬礼膜拜?

回应说它是“礼”,可是为什么这份“礼”从来不是彼此平等尊重,而是单向度地向上?

你说它是教育,可教育不是让孩子昂着头看世界,而不是让他们低着头等指令吗?

从小习惯了在门口站着迎来迎去,我看到的只有一点:

权威值得被奉迎,职位值得被跪,权力值得被抬高。

培养的,是阶序感,是顺从感。

礼仪是个框,框里装什么不由孩子决定,而由权威来定义。

只要站进了那个框,孩子就不再是孩子,而成了展示的符号、迎送的道具、场面的一部分。

框外的人觉得体面,觉得可以从成排的敬礼中得到快慰,框里的人却失去主体性。

这才是胖胖觉得可悲的地方!

这不仅是形式主义,而且还是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一个反复出现的老问题:

当教育失去主体意识时,最容易被牺牲的,就是孩子。

他们要迎接检查,要迎接领导,要迎接活动,要迎接,要迎接某种上位者认可的“文明”,谓之“礼仪”,谓之“尊师重道”。

他们要排队、要微笑、要穿统一服装、要站在风里雨里、要举牌子、要喊口号。

这真不是教育的胜利,这是教育的退化。

基于自愿是一回事,在这个场景中,没有人问孩子一句:

你愿意吗?

这句话在我们所有制度化的教育场景里,几乎从未被问过,有的只是被自愿!

孩子愿不愿意不重要,只要安排得当就行。

孩子冷不冷不重要,只要有加绒裤子就行。

孩子累不累不重要,只要活动顺利就行。

孩子心里怎么想不重要,只要呈现的效果好就行。

孩子从来是被决定的那一方,他们的意愿,在教育系统里总是最轻的那一个选项,轻到可以不被提起。

轻到习惯之后,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孩子为什么必须亮相,才是关键的问题。

是的,它们有一个特别强且无耻的惯性:

孩子可以被用来代表一切,但很少被允许代表自己!

他们代表“文明”、代表纪律、代表精神面貌、代表学校形象。

但他们不是自己。

他们的意愿、感受、疲惫、高兴,都排在最末。

结构一旦形成默认惯性,它会自己运转下去,把最没话语权的群体推到展示的最前面。

一个习惯被安排的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不敢拒绝的成年人。

一个从小被要求服从场景的人,长大后也会把自己的孩子推向同样的地方。

教育里最可怕的循环,就是无意识的复制。

孩子的童年,如果被仪式感占据得太多,会失去重量。

越失去重量,越容易被忽视。

胖胖很想强调几遍的是,这不是礼仪!不是尊师重道!

这是形式主义,这是塑造阶级,塑造服从!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完全不同。

教育里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动机。

动机模糊了,孩子就容易被当成道具。

一旦被当成道具,孩子的自尊心、自我感受、主体性,就会被教育系统悄无声息地削平。

长大之后,他们可能更容易依赖权威,更害怕表达,更难说“不”。

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

孩子不是未完成的大人,他们是完整的孩子。

这句话,应该是所有教育的起点和初衷!

为什么?

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孩子在教育体系里是最没有话语权的那一个。

每当涉及到活动、检查、仪式、形象,孩子就会自然地被推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合适,而是因为他们好安排。

越好安排的人,在任何系统里越容易被推到前线。

孩子就是这样被训练出来的。

一个教育系统是否健康,看两个地方就够了:

第一,它如何对待最听话的孩子;

第二,它如何对待最沉默的孩子。

听话的孩子不会抗议,沉默的孩子不会反驳。

所以他们最容易被摆布。

但一个好的教育,不是看把听话的孩子培养得多整齐,而是看是否能保护沉默的孩子不被裹挟。

当然,敬礼这个结构存在得太久了。

久到大家觉得它正常,觉得它是教育的一部分。

但它不是,它也不该是。

孩子也不该承担这些!

孩子不是为了活动而存在,是活动应该为了孩子而调整。

教育最先应该考虑的是孩子,而不是活动。

脱离了这一点,一切都是本末倒置!

你像这个活动,本质上是为了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直击本质,会让人汗毛倒竖。

因为一旦说出口,你会发现:

很多活动不是为了孩子,而是为了大人。

为了流程顺利、为了形象体面、为了上级满意、为了视频好看、为了宣传材料能用。

孩子是可替代的,这是最可怕的。

回应可以解释天气,解释流程,解释不是迎宾,解释安全无虞。

但没有人解释孩子自己的感受,没有人提孩子的意愿。

孩子在解释链条里,是缺席的。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国民的真相暴露了,“避免前往日本”还只是开胃菜

日本国民的真相暴露了,“避免前往日本”还只是开胃菜

怪口历史的K先生
2025-11-15 20:36:02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祥谈体育
2025-11-15 11:30:55
樊振东不出战!男团对阵表出炉,许昕马龙双打遭遇战

樊振东不出战!男团对阵表出炉,许昕马龙双打遭遇战

澎湃新闻
2025-11-15 17:34:27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就在今天!樊振东4-2王楚钦,创造全运会史无前例66年纪录,奇迹

就在今天!樊振东4-2王楚钦,创造全运会史无前例66年纪录,奇迹

侃球熊弟
2025-11-15 13:58:24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回屋!妈妈:系继奶奶,孩子找回来了,非常寒心

2岁男童独自跑出门,奶奶不追反锁门回屋!妈妈:系继奶奶,孩子找回来了,非常寒心

极目新闻
2025-11-15 10:09:22
李玫瑾:监狱里没有特别帅的,长相好的通常都是经济或职务犯!

李玫瑾:监狱里没有特别帅的,长相好的通常都是经济或职务犯!

甜柠聊史
2025-11-15 09:01:11
拜合拉木单刀建功!轰U22国足处子球,刘浩帆两战韩国一传一射

拜合拉木单刀建功!轰U22国足处子球,刘浩帆两战韩国一传一射

奥拜尔
2025-11-15 21:12:15
一场1:0!越南输球,熊猫杯乱套了,国足若胜韩国则四队同积3分

一场1:0!越南输球,熊猫杯乱套了,国足若胜韩国则四队同积3分

梅亭谈
2025-11-15 17:36:24
红军城全剧终已至,俄军撒劝降单,赢家不是普京,也不是泽连斯基

红军城全剧终已至,俄军撒劝降单,赢家不是普京,也不是泽连斯基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18:25:03
雷军视频被举报下架,网友发起“炸雷行动”!

雷军视频被举报下架,网友发起“炸雷行动”!

唐大业
2025-11-13 16:44:45
中日交锋之际,美出兵南海,中方亮出狠活:数万导弹炸碎美日联军

中日交锋之际,美出兵南海,中方亮出狠活:数万导弹炸碎美日联军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5 18:57:08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宇视天下
2025-11-13 22:36:36
家暴男固然有错,但92岁的老母亲错得最为离谱!

家暴男固然有错,但92岁的老母亲错得最为离谱!

小嵩
2025-11-15 06:31:02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一旦台海爆发冲突,最难的不是台湾,而是距大陆仅50公里的东引岛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8 22:41:14
15岁吕沁遥获全运女子200米蛙金牌

15岁吕沁遥获全运女子200米蛙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5 20:24:08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冷空气到达广州时间,确定!网友:干冷还是湿冷?

鲁中晨报
2025-11-15 07:27:0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震惊!北大研究发现,男性每增加一个亲生子女,死亡风险降低4%

火山诗话
2025-11-13 11:37:14
解放军通告全球,日方介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话音刚落美有大动作

解放军通告全球,日方介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话音刚落美有大动作

桑启红原
2025-11-14 16:43:22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日本大使,终究自食恶果

沉默48小时后,人民日报震撼发声,中方召日本大使,终究自食恶果

花花娱界
2025-11-15 20:44:45
2025-11-15 21:52:49
胖胖说他不胖 incentive-icons
胖胖说他不胖
i人,喜欢独处,离群索居,不是神明,也不是野兽,就是一个喜欢吃吃喝喝囤肉的大胖纸。
557文章数 13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头条要闻

高市对华挑衅后日本同时被四国痛批 特朗普划清界限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英派遣中心》IGN 9分:第二季还要等多久出?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